最近在测一台汉DM-i的时候,收到消息说比亚迪的固态电池已经下线了。这消息让我差点把刹车当油门踩,赶紧把车停路边,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个来得有点突然的大招。
作为一个混迹车圈二十多年的老油条,见过的新技术新概念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有的雷声大雨点小,有的铺天盖地却昙花一现。但这次比亚迪的固态电池着实让我有点坐不住。
你们可能不知道,现在的电动车市场跟前两年相比,已经从“看谁续航远”变成了“卷智驾、卷智能座舱、卷价格”的混战 。
为啥会这样?
因为电池技术已经进入了瓶颈期,大家都在等一个能打破这个僵局的技术变革。
记得去年我还在说,现在市面上的电动车电池技术基本都卡在一个尴尬的区间里。想提升续航就得加电池,加了电池重量上去了,能耗又上来了,这不是典型的蛇追尾巴吗?但现在看来,比亚迪已经在暗地里找到了破局的钥匙。
2024年,比亚迪就悄咪咪地下线了60Ah全固态电池 。这玩意儿是个什么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能让你的电动车跑得更远,充得更快,还不怕冷。别以为我在说相声,这是实打实的技术突破。
说到这儿,我得提一个有意思的细节。
2016年的时候,比亚迪就开始研究固态电池了。
那会儿大家都在忙着卖燃油车,比亚迪却在默默攒这个大招。
这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测试他们第一代F3DM的场景,当时也是一堆人说这是在耍噱头,结果现在呢?
人家的插混技术都已经到第五代了。
从技术参数来看,固态电池最大的优势就是能量密度高 。
用大白话说就是,同样大小的电池,装的电量能多一倍。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的车能跑一千多公里都不用充电。
再配上比亚迪的快充技术,十几分钟就能充五六百公里的续航,这不比加油还痛快?
作为一个经常被打脸的老测评人,我得提醒一句:实验室下线和量产是两码事。
记得前几年测一台某品牌的“革命性”电池,宣传时吹得天花乱坠,结果实测性能直接打了对折。
所以比亚迪这次说2027年才开始示范应用,2030年后才大规模量产,我反而觉得这态度靠谱。
说句老实话,比亚迪这个节奏很有意思。 就在大家都在喊“我要最快量产固态电池”的时候,比亚迪反而特别淡定 。
这让我想起他们搞智驾的套路,前两年其他车企都在卷智驾的时候,比亚迪一声不吭。
结果今年一出手,直接给七万级别的海鸥装上了高速NOA,把不少高端品牌都整不会了。
站在专业的角度,我得说比亚迪这次的固态电池技术还真不是在玩虚的。 现在电池行业的人都知道,固态电池最难的不是实验室研发,而是量产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
就好比你在实验室里煮方便面能煮出米其林的水准,但要是在工厂流水线上天天保持这个水平,那可就不是一般的难了。
更重要的是成本问题。现在的固态电池生产成本比普通锂电池高得多,要是强行量产,那售价怕是能把消费者的眼珠子给瞪出来。我敢打赌,比亚迪这次一定是等到技术够成熟,成本也合适了才会真正推向市场。
说实话,在这个竞争如火如荼的新能源车市场,比亚迪这种稳扎稳打的作风还真有点另类。但仔细想想,这可能才是最靠谱的路子。 消费者需要的不是PPT上的新技术,而是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好产品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tuiguang/274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