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推广

​关停!又一合资车企即将关停工厂!


image.png

近日,上汽通用即将关闭位于辽宁沈阳的北盛工厂消息迅速传开。此消息一经曝光,瞬间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上汽通用又将何去何从?

北盛工厂的兴衰轨迹

北盛工厂的历史最早能追溯到 1991 年 12 月,其前身为金杯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在 2004 年,上汽通用为扩大产能,收购金杯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将其改造为第三大生产基地,公司名也改为上海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此后随着 2015 年上海通用更名上汽通用,该公司也顺理成章地更名为上汽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
在过去,北盛工厂那可是相当辉煌。它主要负责生产别克 GL8、昂科威、昂科旗等燃油车型。凭借上汽通用响当当的品牌效应,再加上东北地区用工成本较低的优势,北盛工厂迅速崛起,一度成为年产能超 30 万辆的头部工厂,员工规模更是突破 8000 人 ,在汽车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近年来北盛工厂的日子却不太好过。数据显示,其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从巅峰期的 95% 急剧骤降至 2022 年的不足 40% 。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电动化转型的快速推进,新能源汽车不断抢占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就拿上汽通用来说,整体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2024 年,上汽通用累计销量仅为 43.5 万辆,同比下滑 56.54% ,与 2017 年巅峰期的 200 万辆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跌去了近 8 成。从 2018 年到 2024 年,上汽通用销量已经连续七年下跌。销量不行了,产能自然就过剩了。而且和其他基地相比,沈阳基地生产成本较高,又只是纯燃油车工厂,在这样的情况下,北盛工厂被优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上汽通用的困境与自救

image.png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上汽通用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采取行动,努力寻求自救之路。

产能调整是上汽通用的重要举措之一。关闭北盛工厂只是其中一环,这意味着上汽通用正在对其在华产能布局进行深度整合。据了解,不仅北盛工厂,位于烟台的东岳工厂也可能在优化调整之列 。通过这样的调整,上汽通用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业务重整也是上汽通用的关键策略。2024 年第四季度,上汽通用及其控股子公司计提了高达 232.12 亿元人民币的资产减值准备 。这一决策虽然在短期内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它有助于上汽通用轻装上阵,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在产品方面,上汽通用也有着清晰的规划。凯迪拉克、别克和雪佛兰品牌在新的一年里都规划了包括纯电动、插电式混动等在内的多款新车 。按计划,2025 - 2027 年,上汽通用将推出 12 款新能源车型,覆盖纯电、插混、增程技术等多种动力形式 。这些新车型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上汽通用的产品矩阵,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为其在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增添砝码。

行业缩影:合资车企的转型浪潮

上汽通用在华产能布局的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整个汽车行业转型浪潮中的一个缩影。近两年,不少合资车企都在积极调整在华产能布局,关闭部分工厂并缩减人员,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日产在 2025 年 2 月 13 日公布了将全球产能从 500 万辆削减至 400 万辆的具体举措 ,其中,在华产能从 150 万辆削减至 100 万辆,这一计划正在稳步推进,常州工厂的关闭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日产在华销量近年来持续下滑,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通过这样的调整,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本田在 2024 年中也宣布关停两条燃油车生产线,将在华产能从 149 万辆削减至 120 万辆 。不过,本田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随后,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新建的两座电动汽车专用工厂先后于 2024 年 10 月和 12 月投产,年产能均为 12 万辆 。这表明本田在积极削减燃油车产能的同时,也在大力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快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
从这些合资车企的行动中可以看出,整个汽车行业正在加速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深度整合在华生产体系已成为众多合资企业的共同选择。通过优化产能布局、调整产品线等措施,合资企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这也是中外双方股东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做出的必然决策。

未来之路: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新征程

展望未来,上汽通用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化方向的发展前景既充满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新能源领域,上汽通用已经制定了宏伟的规划。2025 - 2027 年,计划推出 12 款新能源车型,覆盖纯电、插混、增程技术等多种动力形式 。这一丰富的产品矩阵将有助于上汽通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以上汽通用推出的别克 E5 为例,自上市交付以来,已累计安全行驶超过 4 亿公里,实现电池零自燃、碰撞事故零起火、一年行驶零衰减 ,充分展现了奥特能电池的行业领先实力,也为上汽通用在新能源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未来,随着这些新能源车型的陆续推出,上汽通用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智能网联化方面,上汽通用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全新一代智能驾驶平台实现了芯片硬件的全面升级与端对端智驾大模型的部署,预留了 L3 级自动驾驶能力 。这表明上汽通用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正在不断提升,未来有望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驾驶体验。车联网技术的应用也将使车辆与外部环境的连接更为顺畅,实现实时交通信息的传输、与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联动等功能,提升行车安全和效率。
然而,上汽通用在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化的道路上也并非一帆风顺。技术创新是一个持续的挑战,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充电设施,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网络安全等方面都需要不断突破和完善。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不仅要面对国内自主品牌如比亚迪、蔚来、理想等的强势崛起,还要与国际品牌特斯拉等展开竞争。消费者的认知和接受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接受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也是上汽通用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整个合资车企来说,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化转型是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合资车企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品牌和资金优势,加强与本土企业的合作,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步伐。积极响应政策导向,抓住市场机遇,也是合资车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tuiguang/27469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