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先用后付,便捷下单背后的风险与问题

排版/Annalee

年轻人被“零元购”看得眼花缭乱,老年人一头雾水,还有54件快递物品等待取货。先用后付费,这对每个用户来说都是一个“重击”。

来到双11,专心确认发货时间后,有的人发现等待名单里有一些陌生的订单,有的人发现自己精心计算整理的订单被多收费了,还有的人发现有手机总是突然充电。支付信息……手机传来的“鬼故事”背后,是否都是被“先用后付”操纵的?

从刷脸支付、指纹支付,到无密码支付、先用后付,各大平台千方百计让用户无感下单。如果说以前的冲动消费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来控制的话,那么现在就更加方便了。订购方式似乎带来了更多的风险

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真的需要先用后付这种便捷到几乎失控的方式吗?

用户是无辜的,企业受苦

“先用后付费是我用过的最烦人的功能。”说到“先用后付”,刘程就生气了。

双11期间,刘程为新家购买了很多家居用品和软装。最近又到了自动确认收货的时候了。但当他看到弹窗里的支付信息时,却有些疑惑了。

打开详情,看到下单时58.6元的储物盒,扣款后变成了72元;下单时只要24元的纸巾,扣完货款就变成了33元。几乎每个订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差异。刘成从事网购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偏差在于先使用,后付费。 “付款时,为了抢某些品牌的前100个免费订单,我很快就下单了。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先使用,后付款在付款中排在第一位。我不小心点击了它当时我想保留我的免费订单,所以我打算在收到货后取消先用后付款的选项,但没想到最后还是出现了差价。”

刘成随后找到该平台客服,得到回复:“平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优惠活动,以实际付款为准。”

也就是说,即使你通过红包、折扣等方式下单时能拿到最低价,但一旦使用了“先用后付”,一切都可能被“清零”,实时价格为尾款支付时间将被扣除。支付。

如果大多数用户不打开订单详细信息,也不记得原始订单的价格,他们往往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遭受了损失。

图片

现在使用,稍后付款通常是默认付款优先级。

价格差异只是先用后付的第一个陷阱。

当郑小宇帮父母下载手机软件时,发现两位老人的购物软件里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订单。经过仔细询问,郑晓宇了解到,这些订单都是先用后付款造成的。

“老年人在网购时很容易被规则搞糊涂。电商平台让“先用后付费”的标语非常醒目。其他付款方式需要仔细搜索才能找到。不懂规则的老年人往往会遵守电商平台的规则。他按照交易平台的指示,最终下了很多订单。”郑晓宇说。

不过,这并不是郑小雨第一次帮父母取消“先用后付费”功能。她甚至开始怀疑,这是否是专门为粗心的人或老人设置的网购陷阱。 “现在使用,稍后付款的设置非常容易。更何况,一旦激活,就会默认优先,而且金额还不小。”郑晓宇认为,与其说是为了方便用户,不如说是为了给平台的运营留下更多的空间。

除了价格差异和意外接触之外,先用后付费也会造成用户冲动购买。可以看到拼多多、天猫、京东、美团等平台的先用后付接口。 “0元下单”的口号尤其引人注目,能够刺激用户在短时间内做出消费决策。

此外,先用后付往往与微信积分、芝麻信用挂钩。下订单时无需输入密码。支付路径一再简化,越来越多的冲动订单诞生。

图片

商家透露平台先用后付费功能签约协议

在这些订单中,有的人愿意冲动付款,促成交易,有的人则自然后悔,想要拿回钱。

从这一点来看,商家确实是无辜的。即使产品最终被退回,他也只能自行承担损失的运费和平台技术服务费。有商家此前向媒体表示,自推出先用后付功能以来,门店退货率大幅提升。看似增加的订单量,实际上带来了更多的负担。

所以,用户是无辜的,商家也是无辜的。现在使用、以后付费后谁的效果更好?

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很多人说,先用后付是电商发展至今的一项“疯狂”发明,但电商巨头没有一家留下这个业务。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完全统计,目前拼多多、京东、阿里巴巴、淘宝、有赞、快手、美团等电商平台为用户提供先买后付的服务。主要区别在于支付金额的上限。 、免息还款周期不同,向商户收取的服务费率也不同。

如果用户和商家不是现在使用、稍后付款的最佳受益者,那么平台一定是。

用户下单多,平台销售数据漂亮,商家下单多,平台服务费收入高。

利润是一方面,“锁定”用户是另一方面。

根据《电子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预计到202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46万亿元,而2023年的实际数据已经可以显示出这一方面的实质性突破。目标,市场规模达到50.57万亿元。

可见,电商市场整体上升趋势依然明显。只是各个平台都想抓住眼前的机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如今,直播电商、内容电商、社交电商疯狂瓜分用户,大大小小的促销节显然是想掏空用户的钱包。从先使用后付款到无密码支付,再到只退款、上门提货,每一项服务的出现都是为了尽可能缩短用户下单的时间,唤醒更多沉默的用户,并减少用户数量。退换货造成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看起来很贴心。但使用时很容易感到沮丧。

图片

先用后付费,激活易关闭难

和刘程、郑晓宇一样,感觉“先用后付费”功能充满套路的用户还有很多。就连年轻人也得费尽心思寻找入口,关掉先用后付费的功能。

“使用先用后付费只需要一次误触,但关闭先用后付费则需要七步。”小红书、豆瓣、知乎帖子等社交平台上有很多关于先禁用后付费的教程,需要按照教程帖子的指导才能成功完成移除,甚至是年轻人。

以淘宝先用后付款为例,您需要在支付宝APP上操作,点击“我的-芝麻信用-我的-服务管理-淘宝-取消授权”;拼多多有两种关闭方式。第一,第一个是“打开设置-立即使用,稍后付费设置-点​​击感叹号-关闭现在使用,稍后付费”,第二个是向客服申请永久关闭现在使用,稍后付费。这种方法通常是孩子们使用的,以彻底避免父母的陷阱。健康)状况。

如果平台将先用后付费的功能定义为方便用户、提升用户体验,那么为什么用户得到的真实体验却与此完全相反呢?

平台以方便为名,将手伸得越来越长,为用户制造了一个“鬼故事”。

图片就像热搜词“为什么莫名其妙地先开放后付费”下的热门微博帖子中写的那样:“平台在商店里说不要忙着送,你可以拿走”先走,我一脸疑惑和惶恐地把它拿走了,吃完,用了。一天深夜,我躺在家里的床上,突然一只手伸进口袋里拿出来。我吓了一跳,还有平台。说没关系,别打扰我,来拿你上次买的钱。”

如果这都不是用户想要的,“阿祖”为什么不阻止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232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