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和小米SU7家族特征明显。不过,有网友调侃:小米SU7像保时捷Taycan,小米YU7像法拉利Purosangue。年轻人的第一辆法拉利终于来了。
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微博表示,小米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路测。提前公布,是希望YU7测试车能尽快去掉厚重的伪装,帮助小米汽车进行更全面、更细致的长期路测。规模化测试,保证产品质量,做出更好的产品。
对于这款新车,高盛预计需求前景乐观,并认为小米YU7有潜力成为中国最畅销的高端新能源SUV之一,与特斯拉Model Y和理想L6竞争。
目前,进入中国市场四年的特斯拉Model Y稳居SUV销量第一。也是众多新车型对标却始终无法超越的竞品。不过,据海外媒体报道,新款特斯拉Model Y可能会在2025年初在中国市场推出。换句话说,小米YU7将不得不面对产品能力焕然一新的特斯拉Model Y。
小米YU7能否撼动特斯拉Model Y的地位?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
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Y 11月销量达44,576辆,1-11月销量达418,428辆,稳居SUV销量第一。
目前,不少车企都推出了与特斯拉Model Y竞争的纯电动SUV车型,如蔚来第二品牌乐多的首款车型L60、极氪的新款SUV极氪7X、鸿蒙智行的首款纯电动轿跑SUV智界R7、艾维塔的纯电动轿跑SUV智界R7等。全新SUV艾维塔07、揽途智音、上汽旗下全新改款升级的智己LS6这六款车型对特斯拉形成的攻势,被汽车界戏称为“六大派围攻光明顶”。
“特斯拉是所有新能源车企都无法回避的话题。”岚图汽车CEO陆芳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特斯拉Model Y现在是市场标杆,自然会被后来者效仿和学习。 ,赶上。
陆芳表示:“揽图智音比特斯拉Model Y出来得晚,在充电、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能够采用更新的技术,在产品力上可以超越它。但从品牌力来看,我们的品牌出现得比它晚,在用户群体中还没有建立起强大的品牌优势。”
与特斯拉Model Y相比,这些新推出的车型在续航、智能驾驶等不同方面都有不同的优势。但从销量来看,他们并没有能够撼动特斯拉Model Y的市场地位。
即将上市的小米YU7也将与特斯拉Model Y正面竞争。
根据工信部申报的目录信息,小米YU7定位为中大型SUV,采用纯电动驱动,最大功率为220kW和288kW,最高时速为253km/h。该车长4.999米,宽1.996米,高1.6米,轴距3米。
高盛在分析中表示:“如果YU7汽车的正式推出版本与迄今为止的监管文件一致,即如果远程支持和大电池容量是标准配置,那么我们认为平均售价(ASP) YU7 的潜力将会上升。”高盛预计,更多小米机型的推出将提高毛利率,并给予小米“买入”评级。
小米由于首款机型的热烈市场反馈而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早在今年3月底小米SU7上市时,雷军就表达了对特斯拉的敬意,并表示小米SU7的性能超越了特斯拉Model 3。近日,雷军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小米的交付量SU7已突破10万辆,提前完成全年目标!我们将向新目标冲刺:全年交付13万辆!”小米集团发布的汽车业务三季度财报显示,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实现营收97亿元,环比增长45.7%,汽车业务毛利率提升至 17.1%。
这也让消费者对小米YU7有了更高的期待。
SUV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大洗牌。纯电动品类还有机会吗?
目前,燃油汽车销量不断下降,而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增加。
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242.3万辆,同比增长16.5%,环比增长7.1%。可以说,这个数字是由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拉动的。其中,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126.8万辆,同比增长50.5%。传统燃油汽车零售量115.5万辆,同比下降7%。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至1-11月,传统燃油汽车零售量为1066.3万辆,同比下降15%。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到959.4万辆,同比增长41.2%。也就是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很快将与传统燃油车持平。
从具体细分领域来看,SUV市场整体呈上升趋势,新能源SUV车型认可度大幅提升。
1-11月,国内SUV市场累计零售量逼近1000万辆,达到996.5万辆,同比增长8.8%。从具体车型来看,今年前11个月的SUV销量榜单中,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比亚迪元PLUS位列前三,均为新能源车型。几年前,SUV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哈弗H6等燃油动力车型。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自主品牌销量普遍实现增长。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自主品牌销量154万辆,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4%。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4.1%,同比提升8.7个百分点; 2024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达到60%,较去年同期提升8.5个百分点。其中,比亚迪、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上汽通用五菱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占有率大幅提升。
不过,虽然新能源汽车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且纯电动汽车仍占据品类比例最高,但纯电动汽车增速疲弱已是不争的事实。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中,纯电动车型累计零售量555.2万辆。虽然占比最大,但增速有所放缓,同比增长22%;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车型实现零售量299.6万辆和104.5万辆,增速分别超过76%和90%。
2021年以来,纯电动品类的发展增速已被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增程式品类超越。近年来,虽然新的纯电动产品不断出现,但真正能够改变市场格局的车型却寥寥无几。几乎总有那么几个固定型号能够保持热销并长期引领细分市场的发展。
换句话说,SUV市场似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也有固化的迹象。在众多以特斯拉Model Y作为竞品的车型中,小米YU7能否脱颖而出呢?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3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