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马云2025年民营企业座谈会现身,释放阿里战略调整信号

2025 年 2 月 17 日,民营企业座谈会于北京举行。马云身着新中式服装,他坐在了第一排。

这一幕,被外界解读为马云归来。

2020 年底蚂蚁集团上市受阻,自此之后,马云的行踪变得低调且神秘,很少对阿里巴巴或者行业发展发表评论。在那个时候,外界对于他是否已经彻底隐退存在着很多的猜测。

在过去的 4 年中回顾来看,这位商界大佬实际上并未真正远离阿里。阿里进行的多次变革,似乎都能看到马云的身影。

马云每次出现时,都有阿里股价异动、业务变革或人事调整的情况发生,这是最为直接的表现。所以,外界常常把马云的露面当作是阿里战略调整释放信号的行为。

2023 年 3 月 27 日,马云现身于杭州云谷学校。这是他在公众视野中消失数年之后的首次亮相。次日,阿里启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组织架构改革,“1+6+N”从此开始诞生。

2024 年 11 月 29 日这一天,马云在杭州未来科技城的阿里巴巴西溪 C 区出现。在一周之前,阿里巴巴组建了电商事业群,并且蒋凡重新回到了业务的核心位置。

如今,马云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之中。全球的聚光灯都聚焦在了这位 60 岁的民营企业家身上。从外部情况来看,中国的民营经济正在获得新一轮强有力的支持。从内部情况来看,阿里的核心电商业务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关于与苹果的合作传闻,人们不知道它能否为企业打开新的 AI 格局。

马云归来了,将外界的猜疑一扫而空。然而,新的猜想又随之而来,马云的亮相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图源:视觉中国

“打薄”阿里,为改革撑场

2023 年 3 月 27 日,有一辆汽车慢慢开进了校园。接着,马云精神饱满地从车上走了下来。他穿着休闲的服装,脸上挂着微笑,这是他在 2 年多的时间里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

这次时隔许久才现身,被当作是马云的回归。他先是在海外游学了数月然后回到国内,接着以教师的身份回归,最后回归到“阿里人”的身份。

马云不再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_马云走后谁接管阿里_

(马云现身云谷学校,图源:“云谷教育”公众号)

马云回归的次日,阿里巴巴宣布进行组织架构改革,这是其成立 24 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提出了“1+6+N”战略,对公司治理架构进行了重塑。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了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以及多家业务公司。

_马云不再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_马云走后谁接管阿里

阿里巴巴的生态系统,根据阿里巴巴财报显示,时间截止到 2024 年财年。

具体而言,在“1+6+N”战略的框架下,各业务集团要成立董事会,各业务公司也要成立董事会。并且,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 CEO 负责制。同时,阿里将会全面推行控股公司管理模式。

“1+6+N”是顺应形势而为之举,同时也是出于形势所迫而不得不为之事。拼多多、京东以及抖音电商纷纷崛起,在此情形下,阿里的核心电商业务所占据的蛋糕持续被分割。并且,阿里云的计算业务以及本地生活相关业务,也未能成长为强劲有力的增长动力点。

随着“1+6+N”组织变革的逐步推进,阿里巴巴的各个业务板块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在部分领域实现了明显的增长。

大文娱集团收入达到 211 亿元,同比增长 14.6%。

马云走后谁接管阿里_马云不再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_

(阿里巴巴业务收入数据,图源:阿里巴巴财报)

在重组一周年之际,马云发文的情况较为罕见,他是在为改革撑场。2024 年 4 月 10 日,马云在阿里内网发表了一篇题为《致改革 致创新》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肯定了阿里改革一年所取得的成效。马云直接表明,在过去的这一年里,阿里最为核心的变化,并非是去追赶关键绩效指标(KPI),而是对自身有了清晰的认识,重新回到了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轨道上。通过对大公司病进行整治,阿里再次回归到效率至上、市场至上的状态。

马云在这篇文章的落款处使用了花名“风清扬”。在公司早期的论坛以及文化活动里,他时常会通过花名来指代自己。在“阿里重新回到健康成长的轨道”这样的关键时期,已经淡出日常管理的马云依然以另一种形式回归了。

核心电商变阵,新零售业务断舍离

2023 年 11 月,拼多多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在此之后,其股价出现了大幅上涨的情况。并且,拼多多的市值一度超过了阿里,成为了美股市值最高的中概股。

当天,有员工在内网发表文章。他说此刻难以入眠,也不敢去想。拼多多的市值直接达到了 1855 亿美金,而他们的市值是 1943 亿美金,两者差距仅有 80 亿,这着实让他吓了一跳。那个看起来不起眼的“砍一刀”,快要成为老大哥了。

对此,马云在公司内网进行发帖回应。他表示自己坚信阿里会发生改变、会进行改进。同时,他再次着重强调了变革的重要性。并且他还强调,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是在冬天里诞生的。这一次,该帖子的落款是“合伙人马云”。

怎么进行改变?怎么进行修改?阿里给出的答案是断舍离。在 2024 年 12 月以及 2025 年 1 月这个时间段,阿里先后将银泰百货和高鑫零售(06808.HK)出售掉了。

银泰百货是阿里探索新零售的标杆项目,高鑫零售也是阿里探索新零售的标杆项目。卖掉相关资产,这意味着阿里的新零售版图正在大幅收缩。

以这个节点作为开端,阿里会把资源集中起来去发展核心的电商业务。在这场商战充满硝烟的过程中,马云也一直处于在场的状态。

今年“复出”后的首个站点,马云通过行动为阿里巴巴电商事业群进行了“站台”。在 2 月 11 日,马云于春节后回到阿里园区,其第一站是前往“逛”闲鱼,并且闲鱼总裁季山在旁边进行陪同。

2024 年 11 月 29 日,马云出现在杭州未来科技城的阿里巴巴西溪 C 区。仅过去 3 个月,此刻马云现身于此。当天,他头戴鸭舌帽,手持咖啡,还不时与阿里员工合影留念。

马云现身阿里新园区的 7 天前,阿里巴巴电商业务版图发生重大变革。2024 年 11 月 21 日,阿里宣布组建电商事业群。这个电商事业群将全面整合淘宝天猫集团、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及 1688、闲鱼等电商业务。并且,该电商事业群由蒋凡担任 CEO,向阿里巴巴 CEO 吴泳铭进行汇报。

在拼多多、抖音、快手等企业所构成的市场竞争格局里,阿里积极地做出改变以应对挑战,同时把目光聚焦到了海外市场上。

在同一天,吴泳铭向公司的全体员工发送了邮件。邮件中称,中国的电商业态以及全球的电商业态都正在步入新的时代。而全球化的供应链能力、履约能力以及消费者服务能力,将会对未来的竞争格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阿里年轻化,“80后”拿下接力棒

核心业务在不断更新迭代,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的管理层也正悄然进行着一场代际更替。

一个标志性事件为,蒋凡再度回归至阿里的核心管理层,他成为了电商业务的最高负责人。蒋凡属于“80 后”,他是阿里年轻化管理的典型代表之一,并且是最早被重用的“80 后”核心高管。在 2017 年,当时年仅 32 岁的蒋凡担任了淘宝总裁一职,到 2019 年晋升为天猫总裁,2020 年则被调往海外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蒋凡回归了。这打破了阿里既有的用人惯性。它代表着公司重新让有实战经验的年轻高管去主导核心业务。

年轻人开始“上位”,能听见炮声的人来指挥战斗,这最早是从马云开始的。他亲身去做,吹响了年轻化的号角,促使内部管理进行新陈代谢。

2013 年 1 月 15 日,马云在内部邮件里宣布。他决定在当年 5 月 10 日辞去 CEO 的职务。之后他将专注于董事局主席的角色。目的是推动年轻管理者上位。

吴泳铭在履新阿里 CEO 10 年后,明确提出“年轻化”战略,着重指出未来四年要让“85 后”“90 后”成为核心管理团队的主力。他在第一封全员信中曾表明:“我们会坚定地推行团队年轻化,要让年轻的主力管理者对业务管理团队进行更新换代,营造出能让更多年轻的阿里人成为阿里核心力量的机制和文化环境。”

阿里巴巴合伙人团队中,80 后成员的比例在逐渐提高。从 2023 财年年报来看,28 名合伙人里,“80 后”所占比例已超 20%。并且,除蒋凡之外,阿里的年轻化战略还引发了一系列高管变动,像淘宝事业部总裁谌伟业、天猫事业部总裁刘博、盒马 CEO 严筱磊、饿了么董事长吴泽明等,他们都是阿里年轻化战略的代表人物。

高层在决策层方面更迭较为频繁,同时组织架构也在持续调整。张勇离任之后,阿里正式开启了蔡崇信所处的时代。

2023 年 9 月,张勇不再担任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和 CEO 一职,由蔡崇信接任董事会主席。同时,吴泳铭成为新任 CEO。2023 年 12 月,吴泳铭兼任淘天集团 CEO,以此推动电商业务进行深度改革。这也就表明,曾经退居二线的“十八罗汉”再次回到了前线参与冲锋,而那些更熟悉阿里文化和战略的管理团队重新掌控了核心业务。

诸多人事调整的背后,阿里期望借助高管的更替,来摆脱“大公司病”。阿里希望能够加快业务的创新以及管理的优化。如今,一个更年轻、更灵活且更多变的阿里正在进行重塑。

AI瞭望者,阿里坐上头部博弈牌桌

马云借助互联网浪潮的力量,他的一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促使阿里走进了千家万户。在新技术崛起之时,他一直充当着瞭望者的角色,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商机并且快速地推动其落地。

最近两年,马云公开露面的次数达到 5 次及以上,并且在内部发声超过 3 次。每次出现时,他必定会谈及 AI。可以说,在阿里的 AI 进程中,一直都有马云的身影。

2023 年在杭州云谷学校现身时,马云进行了谈话。他谈到 GPT 的技术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挑战,不过这只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起始阶段。到了 2024 年 12 月,在蚂蚁集团 20 周年活动上,他着重强调了科技的最终使命是让普通人的生活得到改善。

今年 2 月 11 日,马云在阿里杭州园区现身。他再次强调了 AI 的重要性,并且提出“AI 会改变一切,但不代表 AI 能决定一切”。在此之前,马云还强调,真正能够决定未来的,是企业是否能够做出“真正有价值且与众不同的事”。

此后的两天时间里,有消息同步传出,是关于阿里巴巴与苹果进行合作的。并且明确表示,双方将会一起为中国的 iPhone 用户去开发 AI 功能。

经济学者盘和林是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他认为此次合作让阿里坐上了 AI 头部博弈的牌桌。在阿里所积攒的用户流量的作用下,AI 能够为阿里带来长期的价值重估。

此次进行与苹果的合作,阿里借此站到了更大的舞台之上。同时,这也再次验证了马云在关键技术变革期所做出的前瞻性布局。

目前,阿里内部已明确其战略重心为“用户为先、AI 驱动”。他们加大了在 AI 科技方面的投入,致力于推动以 AI 为动力的生产力革命。通过完善 AI 基础设施以及配套支撑体系,在 toB 和 toC 领域持续投入进行 AI 的产品研发。

阿里巴巴 2024 年第三季度财报予以显示。在报告期当中,阿里云的收入为 296.1 亿元。其同比增长超过 7%,环比增长 11.5%。阿里巴巴于财报里指出,阿里云的业绩是由公共云业务的双位数增长所带动的。此中包含 AI 相关产品采用量的提升。并且 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五个季度达成了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苹果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这无疑是一个突破。然而,AI的商业化落地、产业生态的构建以及技术创新的长期积累,这些才是决定阿里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AI时代已经开启,那么阿里能否在其中稳占一席之地呢?

时代周报记者在 2 月 18 日向阿里巴巴发送了采访函,询问关于阿里巴巴的组织架构调整进展、电商业务竞争策略、AI 发展规划以及马云近期露面的影响等问题。截至发稿时,尚未获得回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437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