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小米SU7 Ultra以52.99万售价震撼上市,雷军再掀车市风云

小米 SU7 Ultra 以 52.99 万的售价正式上市,就像以往每一场由雷军站台的发布会那样,再次成为全网关注的头等大事。

两天前,特斯拉 FSD 入华带来了行业震撼,这需要每个人去深度消化。然而,面对雷军将 SU7 Ultra 这款新车带进市场的举动,一切都必须立即做出让步。

行业呈现出的这种状态,是因为对小米汽车如今的市场表现以及对雷军的个人崇拜吗?显然不是。

小米决心造车之后,雷军的一言一行都以颠覆者的姿态呈现。他试图把“小米模式”在中国车圈进行复制,并且早就从源头向我们传递出一个信号:小米汽车的入局并非“狼来了”的那种情况。

如今,我们很清楚,中国车市的现状和往日有多大不同。

中国汽车实现了全面崛起,这使得外资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让出市场,二是尽快跟上中国企业的步伐,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其他办法了。

各家在内部进行技术端的竞争,不断追赶;在体系上进行优化,持续改进。这使得看似是友商的车企之间,无论是对行业走向的把握,还是对用户心智的争夺,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本质上,小米 SU7 Ultra 可被视为小米展示技术实力的一个途径,或是雷军对新能源技术极限的一次探寻。然而,随着这种做事逻辑促使全民再次选择将小米汽车推向行业高位,这意味着小米要让中国汽车从弯道超车的便捷道路中转变方向,回归到与世界车企竞争角逐的主要道路。在它们擅长的软实力塑造方面,可进行深度交流。

SU7 Ultra,仍是最小米的样子

小米汽车的成功是否是由时代造就的呢?从去年 3 月底开始,小米 SU7 上市了。到现在为止,我们时常会反复产生这样的疑问。

全民电动化的发展时间算起来不到 5 年。“死磕智能化转型”是在这一两年才展现出来的新趋势。小米汽车作为新势力中的新势力,凭借 SU7 一款车就让全行业感到羞愧。围绕雷军个人的话题,几乎占据了整个汽车圈近一半的热搜。

市场快速变革,这是小米 SU7 热销的原因。而当下,小米 SU7 Ultra 一战成名,这恰恰是小米公司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坚守的生存哲学的胜利。

小米进入电动汽车__小米电动车怎么走

车市逐渐走向成熟,大家都觉得中国消费者能够消化企业所描绘的大饼。然而,市场的特殊性与当下的经济大环境相互叠加后,中国车市仅仅展现出了最为质朴的一面。

没人期待那些不切实际的宏伟蓝图,所以就没人需要那些脱离实际的产品优势。 没人期待那些虚幻的宏伟蓝图,自然也就没人需要那些不以实际情况为依据的产品优势。 没人期待那些缥缈的宏伟蓝图,那么就没人需要那些不基于实际的产品优势。

雷军能用车载手机支架和天窗遮阳帘让用户称赞,就如同此般,小米第一次造车时,在一些方面会显得稚嫩。然而,这丝毫不会阻碍在手机行业历经生死之战而爬出来的雷军去理解中国用户的内心。

在行业深度内卷的时代,车企通常认为,只要持续降价并且不断对技术进行升级,就能提前确定未来在市场中的位次。然而,眼看着小米 SU7 都快要上市一年了,它还在持续吸纳新用户,一轮又一轮。真令人疑惑,到底还有多少人会一直天真地秉持着这样的认知呢?

雷军的 PPT 中,SU7 Ultra 如同小米 SU7 一般,带有很强的小米印记。其性能能够赶超任何一款以运动为主打的外资电动轿车。然而,更为重要的是,相较于技术上的超越,在调动消费热情方面,雷军和他的小米汽车比同行要高出好几个层次。

小米电动车怎么走_小米进入电动汽车_

目测,头一批的网红车主和电动车的极致玩家被消化后,小米 SU7 Ultra 的销量会回归到这个价格新车的平常水平。届时,相信小米的销售重点会放在 SU7 上,也会放在后期下场的 YU7 身上。

只不过,回到当下。从 SU7 Ultra 登场的这一刻起,我们需要明白,雷军以这样自然的方式,再次为小米汽车的未来埋下了深刻的伏笔。并且,这必然会让那些深陷价格战而难以自拔的车企,吓出一身冷汗。

不要将雷军与营销相比较。12 年前,在面对采访时,京东的刘强东给出了这样一句回答,这似乎是在调侃地打压了一下小米手机。那么现在再来看呢?从手机领域进入到汽车领域,从 SU7 到 SU7 Ultra,雷军的造神行动何时曾停止过呢?无论是卖手机还是卖车,以围猎用户为目的的真理一直都很有效。

其实,对于小米汽车而言,只要我们不把它视为一家车企,许多事情就能够被理解了。可惜的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没有人能够进行复制。体系受到限制的国企做不到,同为新势力的蔚来和小鹏等也有着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能超越小米的,只能是小米自己

这个时代属于新兴车企吗?比亚迪和吉利等是传统强者且已起势,这种认为这个时代属于新兴车企的观点肯定站不住脚。但不可否认的是,暂且抛开那些没发展起来的新势力,从小米能在最短时间内把 SU7 Ultra 从幕后推到台前这一点来看,站在产业角度,它的积极作用是很显著的。

小米电动车怎么走_小米进入电动汽车_

当下,中国车企最为热衷的事情,一是比拼是否具备智驾功能,二是比拼智驾的水平高低。随着特斯拉 FSD 进入中国,所有人都纷纷努力要证明自己的智驾能力比经过阉割的 FSD 更为强大。

回头再看小米在做什么呢?面对大趋势,智能化是小米必须面对的课题。你笼统地看一下就会发现,小米所创造的价值涵盖了技术和情绪、智能化与实用主义、品牌建设以及用户维系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全维生态圈。

SU7 的产品优势聚焦于消费情绪和用车性价比。如今,SU7 Ultra 所注重的性能是以极速和圈速等脱离日常的驾驶特性为基础的。

两者结合之后,我们不禁要问,在市场上还有哪个品牌或者车型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呢?而唯一一个与之较为接近的极氪 001 家族,也都缺乏一些更贴近实际生活的营销举动以及实实在在的性能验证。

由此可见,当你仔细去观察小米这一年多在市场上的征战情况时,或许它想要改变的就是过去那种始终保持不变的产业发展逻辑。

_小米进入电动汽车_小米电动车怎么走

中国汽车发展至今,经历的曲折和弯路数量不少。在 SU7 Ultra 之前,有很多车企想通过性能话题来提升自身实力。但最终能够真正落地实施的又有多少呢?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了。

现如今,小米和华为作为跨行而来的车企,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教导全行业怎样造好车。小米 SU7 Ultra 的到来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尊界 S800 的到来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小米依旧是当年的那个小米,它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其本色始终没有改变。

预售阶段,有人曾表示小米变了。SU7 Ultra 的价格让人感觉不太贴近普通民众。

然而,评判标准依旧。雷军将 SU7 Ultra 的正式起售价格拉低至 52.99 万。显然,他的初衷是秉承着小米的进化思维。在保证品牌不跌份的情况下,以更具性价比的方式,让更多人感受到小米的技术诚意。

总之,原型车在纽北刷圈,量产车在中国各地赛道接连刷新单圈纪录。小米 SU7 Ultra 自亮相后,在舆论端获得了大量曝光,在终端市场也赢得了不少潜在用户。

_小米进入电动汽车_小米电动车怎么走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463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