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市处于淡季,并且去年末因政策预期的不确定性而导致销量被透支,这两者仍在对车市进行考验。
3 月 1 日,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等都在第一时间公布了 2 月的交付数据。在这些数据中,小鹏汽车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以超过 3 万辆的成绩再次获得冠军。从整体情况来看,车市的回暖趋势并不是很明显,像理想、零跑等之前月销量在 3 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在 2 月都没有能够突破 3 万辆。并且,小鹏汽车与 1 月相比也没有取得明显的增长。
新势力车市尚未回暖
小鹏汽车 2 月交付了 3.05 万辆新车。去年同期基数很低。所以获得了同比增长 570%。这是它连续 4 个月交付超 3 万辆的情况。2025 年 1 - 2 月,小鹏累计交付 6.08 万辆新车,同比增长 375%。
理想汽车此前在新势力车市中处于领先地位,然而现在屈居第二。其 2 月交付量为 2.63 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29.7%。到 2025 年 2 月 28 日为止,理想汽车的历史累计交付量达到了 119.01 万辆。
并且在新势力排行中站稳了前三的位置。
鸿蒙智行 2 月销量呈现出明显的下滑态势。其全系交付的新车数量为 2.15 万辆,与上一个环比周期相比下滑了 38.5%。因为鸿蒙智行是由华为与多个车企逐步组建起来的生态联盟,所以去年并没有同期的数据可供对比。然而,从问界 2024 年 2 月交付的 2.11 万辆这一数据可以看出,鸿蒙智行的销量走势并不乐观。
鸿蒙智行表示,赛力斯生产的问界 M9 从 2024 年开始到现在的 11 个月里,一直蝉联中国市场 50 万以上豪华车月度销售冠军;问界新 M7 系列在 2 月交付了 0.52 万辆。奇瑞生产的智界 R7 在 2 月交付了 0.87 万辆,到 2025 年累计交付了 2.02 万辆。
小米汽车在 2 月的交付量再次达到了 2 万辆以上。自小米踏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之后,凭借其在科技以及智能生态方面所积累的深厚底蕴,逐步在市场里开始显露头角。持续且稳定的交付量数据表明,小米汽车正在汽车行业中扎稳脚跟。
若将领克品牌计算在内,极氪科技集团 2 月的新车销量为 3.12 万辆。
蔚来汽车 2 月份交付了 1.32 万辆新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62.2%。到 2 月底的时候,到目前为止,蔚来公司累计交付的新车数量为 69.86 万辆。
大量新车即将发布,有望推高车市热度
各大造车新势力都在摩拳擦掌,它们准备在新车发布的这个赛道上再次发力,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新款车型即将上市,这引发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这种观望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多个品牌的市场表现,这一点值得注意。
3 月 1 日,华为终端在其官方微博宣布了一件事。问界新 M5 Ultra 开始接受预订了,其预售价是 23.8 万元起。
另外,业界有消息传出,问界 M7 车型将提前进行改款,问界 M9 车型也将提前改款,其目的是要在竞品集中上市之前抢占市场。全新车型问界 M8 备受消费者关注,该车型计划在 4 至 5 月上市。
2025 年对理想汽车很关键。其纯电车型 i 系列已开始预热,还发布了理想 i8 官图。据悉,i 系列是理想汽车全新的纯电 SUV 系列,与 L 系列、MEGA 处于并列地位。这三个产品系列将一同构成理想汽车最新的车型矩阵。
2 月 21 日,零跑 T03 开始正式上市。此款车推出了 310 舒享版和 403 舒享版这 2 款车型。其售价分别为 5.99 万元到 6.99 万元。零跑汽车的董事长朱江明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在 2025 年将会推出 3 款 B 系列车型。这些车型主要会聚焦在 10 万到 15 万元的市场范围。并且高配车型还会配备激光雷达以及高 AI 算力的智驾芯片。
极氪在新车发布方面,它的 007GT 会在 4 月上市并发布。2 月 14 日,极氪完成了对兄弟品牌领克的收购,接着极氪科技集团正式宣告成立,该集团将会推出 5 款全新的车型,其中有 4 款是混动车型,并且这些车型主要是中大型及大型 SUV。
蔚来汽车正在为车型改款进行准备。2 月 8 日的一场直播里,蔚来的创始人李斌首次公开对“5 年 0 息”政策进行了介绍。在活动期间,用户只要支付定金购买蔚来,就能够享受到 5 年 0 息的金融方案,并且首付仅需 20%,手续费也全免。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叠加享受 1 万元的选装基金、48 张免费的换电券以及 5 年 NOP+的免费使用权等多重礼遇。李斌明确表示,这是蔚来第一次推出 5 年 0 息的政策。此政策主要是为了处理现款车的库存。并且 2025 款车型将不会再享有这一政策。
乘联会做出预测,2 月的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大概为 60 万辆,渗透率回升到了 48%。业内人士进行了预计,随着节后消费需求持续地被释放,各地促消费政策给予支持,还有智能驾驶技术以及充换电基础设施不断地在完善,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