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首次提出 IPO,到 2025 年,奇瑞汽车怀揣上市梦想历经 21 年。它被称为中国第二大汽车自主品牌,在漫长的上市征途上终于迈出关键一步。2025 年 2 月 28 日,奇瑞汽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在当下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波三折的 IPO 之路背后,奇瑞汽车的招股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新能源电动化转型步伐有所迟滞;其二,智能化转型也较为迟缓;其三,海外市场占比虽高,但竞争难度在不断加大。
多靠油车、海外市场不稳定成掣肘
奇瑞汽车是一家连续 22 年在我国自主品牌公司乘用车出口中位居第一名的企业。它在冲击资本市场时多次遭遇阻碍。并且在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之前,奇瑞汽车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已经多次尝试冲击 IPO。
2004 年时,奇瑞汽车曾有过借壳上市的尝试。然而,由于上汽集团的股权问题,这一尝试被迫放弃。2007 年,奇瑞控股董事长尹同跃明确表示,奇瑞汽车将会尽快启动上市融资计划,并且还试图通过借壳海螺型材来实现上市,但最终因业务差异过大而未能成功。在那之后的多年时间里,奇瑞汽车也曾经尝试冲击科创板 IPO,不过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2024 年,尹同跃在“瑶光 2025 科技 DAY”上宣布了一件事。他宣布在 2025 年前要完成 IPO 计划。并且他将此定为首要任务。
此次IPO,尹同跃志在必得。
诸多车企都在“All in 新能源”,而奇瑞汽车却像是一个“异类”,依靠燃油车来开拓市场。从 2022 年到 2024 年前三季度,招股书显示,奇瑞汽车实现的营收分别为 926.18 亿元、1632.05 亿元和 1821.54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是 76.2%和 67.7%。
其占比不到两成。
在这不到两成的新能源销售收入里,纯电的占比非常少。“快马财媒”了解到,2024 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车新能源的销量大幅增长 232.7%,达到了 58.3 万辆。58.3 万辆新能源汽车中,纯电的销量包含 6.6 万辆的 iCAR,5.8 万辆的智界,约 5 万辆的小蚂蚁/QQ 冰淇淋,2.96 万辆的星途纯电车型以及未单独披露的其他纯电车型等,这些纯电车型的累计销量为 20.36 万辆,占比未达 35%。
2024 年前三季度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猛增态势,增幅达到 232.7%。然而,在招股书中,奇瑞汽车清晰地表明,“我们无法确保能够跟得上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先进氢能或电池燃料等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以难以预料的方式给奇瑞汽车的业务前景带来重大的不利影响。倘若不能成功应对现有的技术变化,奇瑞汽车的竞争地位将会遭受严重的损害。
奇瑞汽车的这种担心是有其道理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表明,在 2019 年的时候,全球燃油车的销量达到了 6800 万辆,其市场份额超过了 97%。而纯电和插电混动汽车的市场份额总共只有 3%。然而仅仅过了 4 年,全球纯电和插电混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接近 19%,燃油车的销量下降到了 5860 万辆,所占比例降至 81%。
乍看之下,当下市场的主流仍是燃油车,然而其市场份额在持续下滑,且这个趋势无法阻挡。预测表明,到 2030 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占比有望提升至 47%。对于依然依赖燃油车的奇瑞汽车而言,改革已是当务之急。奇瑞汽车显然意识到了这一情况,在 IPO 的募资用途里明确指出“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的研发,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
奇瑞汽车不仅一直专注于燃油车市场,还很早就开启了出海的征程。招股书表明,从 2003 年到 2024 年,奇瑞汽车连续 22 年在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的乘用车出口中位居榜首。到 2025 年 2 月 18 日为止,奇瑞汽车的乘用车已经销往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超过 1300 万辆。
从区域收入方面来看,2022 年到 2024 年三季度期间,其他国家及地区给奇瑞汽车带来了 35.7%、48.7%以及 44.0%的收入。2023 年的前三个季度,奇瑞汽车中其他国家和地区贡献的收入占比为 53.4%,在整体中占据了一半的份额。
据“快马财媒”所知,奇瑞的出口市场主要分布在中等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其中,俄罗斯市场尤为突出,该市场在奇瑞的出口量中占比接近 4 成。然而,在俄罗斯市场中,中国品牌汽车已经占据了近 6 成的份额,其发展空间已经变得不大。
奇瑞汽车的海外市场除俄罗斯外,还分布在白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利比亚、土耳其等国家。在埃及和土耳其等国,奇瑞汽车销量遥遥领先,但市场规模不大。并且上述国家政治经济稳定性较差,同时欧洲、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所以 2025 年奇瑞汽车的出口之路难度势必增加。
除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之外,国内的车企比亚迪正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数据表明,在 2024 年 12 月,比亚迪出口的汽车达到 6.1 万辆,超越了奇瑞汽车,成为当月中国汽车出口数量最多的车企。并且,比亚迪汽车出口的国家与奇瑞汽车所在的市场重合度并不是很低。这两家车企在海外肯定会有竞争。在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募资用途里,奇瑞汽车也明确地提到“将用于拓展海外市场以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毛利率走低,负债率高企
奇瑞汽车除了面临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晚的情况外,还在海外市场遭遇了被关税大棒限制的状况,并且其经营也存在着诸多其他问题。
招股书表明,当前奇瑞汽车拥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 以及智界这五个定位各异的乘用车产品。奇瑞汽车的智界这一品牌较为引人注目,它是华为与奇瑞携手打造的高端品牌,并且是华为鸿蒙智行体系的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推出的车型主要包含智界 S7 和智界 R7。在合作模式方面,与华为、赛力斯之间的问界品牌合作情况相似。截至目前,招股书未提及该品牌的利润、营收等情况。2024 年 12 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余承东公开称,每卖出一辆智界 R7 会亏损一两万元。
对于毛利率的这种变化,奇瑞汽车认为是 2024 年主动推广新能源汽车,使得产品组合发生了变化,同时海外市场竞争也在加剧等原因导致的。
奇瑞汽车的销售费用变化证明了此情况。2022 年期间,其销售及分销开支(包含广告及营销开支、销售及营销人员的雇员福利开支)为 32.07 亿元。到 2024 年前三季度,这一开支变为 58.04 亿元,2022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 73.28%和 65.03%,2022 年至 2023 年同比增长 73.28%,2023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 65.03%。
奇瑞汽车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仍计划在 2025 年推出 60 多款车型。这些车型将提供燃油车版本、插电混动版本、增程式版本以及纯电动汽车版本。这一计划无疑需要更多的资金以及研发投入来给予支持。招股书表明,2022 年奇瑞汽车投入研发费用 36.46 亿元,2023 年投入 66.64 亿元,2024 年前三季度投入 65.53 亿元。这三年中,其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3.9%、4.1%和 3.6%。据“快马财媒”所知,奇瑞汽车的研发投入比平均不到 4%,与头部车企比亚迪、长城汽车相比,后者动辄达到 5%、6%的比例,奇瑞汽车的研发投入比远低于它们。
2023 年奇瑞汽车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战略。之后,它将在 2025 年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里,奇瑞汽车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从这些数据来看,公司对资金的需求是比较明显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4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