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整体需求呈现疲软态势且难以逆转。
马斯克担任特朗普政府的高级顾问之后,华尔街好像不再相信特斯拉的美好故事了。瑞银、摩根大通以及高盛等都纷纷降低了特斯拉的目标价。
交付量比市场普遍预期低了 13%。
需求放缓、利润承压、竞争加剧,还有估值过高,这些都是多重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瑞银下调了特斯拉的目标股价至 225 美元。3 月 7 日特斯拉的收盘价是 262 美元,下调后的目标股价相当于在此基础上有近 30%的下跌空间。
从区域市场的角度来看,欧洲市场和中国市场成为了特斯拉交付量下滑的主要区域。瑞银觉得,特斯拉的长期增长故事已经朝着 AI(Robotaxi 和人形机器人)的方向转变,然而这些机会已经被过高的估值给提前消耗掉了。在此之前,摩根大通也把特斯拉的目标股价大幅度地进行了下调,下调到了 135 美元,对应的估值也缩水到了 4000 亿美元的水平。高盛则将目标股价从345美元下调至320美元。
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不仅仅是在华尔街,越来越多的民众对特斯拉的质疑声浪在同步提升。有充电站被纵火这一事件,还有展厅遭枪击的情况,以及车主因马斯克的政治立场而感到受辱等。这些一系列的事件把这家电动汽车巨头推到了非常关键的位置。面对如此众多的挑战,特斯拉究竟该怎样重新获得增长的动力呢?
交付预期雪崩:欧洲中国市场双双失利
瑞银于报告内指出,特斯拉在 2025 年第一季度的交付量预期有所下调。原本预期为 43.7 万辆,如今下调至 36.7 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5%。与上一个季度相比,下降了 26%。并且比市场普遍的预期低了 13%。
全年交付预期被下调至约 170.35 万辆,这更令人担忧。同比下降 5%,与市场普遍预期的 10%增长相比,下降幅度较大,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增长水平。
瑞银认为,Model 3 和 Model Y 在关键市场的交付时间有所缩短,通常能在两周内完成交付。尽管公司可能会在季度末借助促销活动来促使交付量上升,但整体需求呈现出疲软的态势,且这种态势已难以发生逆转。
具体而言,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德国、法国、挪威以及西班牙等这些主要市场的交付量都呈现出大幅下降的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到了 45%之高。瑞银觉得,这是因为欧洲消费者对特斯拉品牌产生了抵触情绪,同时其他汽车制造商在 2025 年更加主动地推动电动汽车的销售工作。
在中国市场,特斯拉遭遇着挑战。其一,一季度前两个月的批发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29%。其二,一月份的零售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 15%。尽管特斯拉在中国推出了有限版本的 FSD(全自动驾驶),然而,瑞银觉得,因为存在数据收集限制以及无法与美国共享数据的情况,中国版 FSD 不如美国版,其竞争力有所欠缺。
毛利率岌岌可危:低价策略难以为继?
交付预期下调对特斯拉的盈利能力产生了直接影响。瑞银做出预计,在 2025 年一季度,特斯拉的汽车业务毛利率(不含碳排放积分)将会降至 10.3%。这个数值远低于 2024 年四季度的 13.6%以及 2024 年一季度的 16.4%。同时,它也低于市场普遍所预期的 13.5%。
瑞银觉得,除了交付量呈现下降的情况之外,更多的促销活动还会进一步使毛利率降低。特斯拉为了能够刺激需求,只得采取降价以及提供补贴等促销的方式,然而这毫无疑问会让利润遭到牺牲。
瑞银对特斯拉即将推出的“低成本”车型持有谨慎的态度。这些车型有望提升销量,然而,由于成本控制存在较大难度,所以毛利率可能会比较低。
未来增长故事还能讲多久?
瑞银因为对交付量和毛利率持悲观预期,所以大幅度下调了特斯拉的盈利预测。2025 年一季度的每股收益(EPS),之前是 0.52 美元,现在下调到了 0.37 美元。全年的 EPS 从 3.16 美元下调到了 2.02 美元,降幅达到了 30%,这个降幅远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 2.81 美元。
瑞银觉得,特斯拉的长期增长情况已转向 AI(包含 Robotaxi 与人形机器人)。然而,这些机遇已被过高的估值给提前消耗掉了。当下,特斯拉的股价是市场普遍预期的 2025 年市盈率的 90 倍,同时也是瑞银自身所预测的 129 倍。
瑞银把目标股价设定为 225 美元,此设定是基于其 2026 年的 EPS 预测以及 80 倍的市盈率。不过,即便市盈率达到 80 倍,也只是略微高于 2022 年以来的 +1 标准差水平,并且与过去一年的平均水平大致相同。这表明,特斯拉的估值处于较高状态,在未来会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
事实上,有越来越多的分析师对特斯拉的估值表达了质疑。摩根大通觉得,特斯拉的股价有可能会跌到 135 美元,这样会让其估值接近 4000 亿美元。摩根大通在一份报告里指出,从 2022 年开始,市场对特斯拉 2025 年的盈利预期降低了 70%,然而股价却翻了一倍,这与通常的情况是不相符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