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企业收购初创企业,通常是为了获取技术和工程人才,有时还能获得客户。在 ToB 领域,头部公司正频繁将目光投向 AI 初创企业,也就是试图通过收购 AI 人才和技术,来迅速实现 AI 时代的弯道超车。最近的一个例子是老牌企业服务软件独角兽 ServiceNow。
近日,ServiceNow 明确确认会用 28.5 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来收购 AI 初创公司 Moveworks 。通过这一机会,它能够在向企业销售 Agent 软件的竞争里抢占到领先的位置 。
ServiceNow 在一份声明里表明:此次收购会将 ServiceNow 的 Agent 自动化优势和 Moveworks 的前端 AI 助手以及企业搜索技术进行结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企业各个角落的每位员工带来全新的体验。特定领域的 Agent 不断激增,其目的是完成人力资源、客户关系管理、财务、IT 等领域的任务。ServiceNow 拥有强大的 Agent 编排功能,该功能能够连接 Agent、分析 Agent 并管理 Agent,从而确保 Agent 在任务、系统和部门之间进行协作。
交易完成后,ServiceNow 会与 Moveworks 展开合作。通过合作,ServiceNow 能够扩展其人工智能驱动平台,同时推动企业在客户关系管理等领域的采用。在整合的初始阶段,ServiceNow 计划为各个工作流程中的员工提供统一的搜索体验,并且为员工提供自助服务体验。此外,ServiceNow保证会留下 Moveworks 的 500 多人团队。预计这次收购会在 2025 年下半年完成,这要取决于监管机构的常规批准以及成交条件。分析师表示,这次收购还会促使 ServiceNow 进入客户服务管理(CRM)产品领域,从而与 Salesforce 等展开竞争。
ServiceNow 的 CEO 孟鼎铭(Bill McDermott)在最近 1 月的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了其对 AI 的看法。他表示,对于 ServiceNow 而言,谁来构建大模型这一问题并不重要。同时,随着模型计算成本的急剧下降,在业务影响层可用于配置的资本要多得多。同行或许仍在借助 Agent 去执行简单任务,然而我们的 Agent 能够协同运作并且借助整个系统来应对复杂任务,借此达成客户真实的业务转型。我们预估 Agent 将会在 ServiceNow 平台上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态势。
外界认为,孟鼎铭是个具有标志性的人物。在 2019 年掌管 ServiceNow 之前,他曾是 SAP 公司的 CEO,对企业软件极为熟悉。在 ServiceNow 工作期间,他服务的客户对象从 IT 部门开始,逐渐拓展到了人力资源、财务、法律和采购等全公司的各个部门。正因如此,此次的大额收购也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ServiceNow在布局什么
谈及此次收购时,ServiceNow 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Amit Zavery 指出,ServiceNow 有许多客户在使用 Moveworks。客户对于将 Moveworks 和 ServiceNow 结合使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然而,在此之前,ServiceNow 并未接入 Moveworks 产品。
很多人或许对 ServiceNow 不太熟悉。它是一家在 2006 年成立的软件公司。起初,它主要为 IT 行业提供运维服务。之后,又将服务范围拓展到了几乎所有的行业领域。ServiceNow 目前提供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它能够支持 IT 服务管理(ITSM)、IT 运营管理(ITOM)、客户服务管理(CSM)等方面。其核心的 ITSM 产品有 ITSM Pro,在全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在 2024 财年,ServiceNow 的订阅收入增长了 23%,达到了 106 亿美元,市值曾一度超过 1170 亿美元。
ServiceNow 的战略目标很明确,主要专注于 AI Agent。这与企业服务软件领域的趋势相契合,即通过引入 AI Agent 能够大幅提升上述场景的自动化程度。比如在 IT 运维领域,Agent 能够自动诊断系统故障并启动修复流程,从而减少人工的干预。Gartner 做出预测,在 2026 年的时候,会有 80%的企业运用 AI 来增强业务流程。
ServiceNow 在 AI 领域进行了诸多的布局。之前,ServiceNow 通过 Now Platform 推出了以 AI 为基础的虚拟助手 Now Intelligence,此虚拟助手可用于工单分类以及预测性维护等场景。2023 年 6 月,ServiceNow 推出了名为 Now Assist for Virtual Agent 的全新生成式 AI 解决方案。在这期间,ServiceNow 与英伟达展开合作,共同开发企业级生成式 AI 工具,以此来进一步增强其平台的智能化能力。
目前 ServiceNow 引入了多项基于生成式 AI 技术的工具,其中有 Now Assist AI 和 Generative AI Controller。这些工具的核心目标是提升企业使用 Now Platform 时的运营效率,能够简化项目部署的步骤,借助自动化手段并且降低技术使用的门槛,从而加快企业 IT 解决方案的实施速度。在 Agent 用例方面,ServiceNow 推出了两款 Agent 产品。其中一款是用于客户服务管理的,另一款是用于 IT 服务管理的。
对于 ServiceNow 的下一阶段,新的 Agent 用例很有可能会被集成到 Now Platform 中,从而形成一个具备“低代码开发、自动化流程、智能决策”等功能的一体化平台。其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台本身是为流程自动化而设计的,Agent 能够无缝地融入到现有的业务逻辑当中;二是有数据沉淀,多年来积累的企业流程数据能够为 AI 推理训练提供高质量的素材。ServiceNow 在一个平台、架构和数据模型上进行销售、支持与服务。当 Agent 在前端调用服务时,后端能力不会因在跨多个系统时采用拼接的方式而受到限制。
ServiceNow 构建的 Agent 用例目前主要是用于特定的后端任务。Moveworks 则更侧重于面向前端应用场景,并且能够执行不同场景的任务。在 ServiceNow 看来,双方产品实现整合后,其构建的东西将更有利。它能构建“强大的通用 Agent”,还能构建更敏锐的 AI 企业搜索。通过这些搜索可以找到请求的答案,能够自动化完成日常任务,进而提高生产力。
最新财报显示,ServiceNow 的 AI 解决方案是公司历史上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它的卖点是所有 Agent 用例都在一个平台上。这也就意味着 Agent 可以部署在不同环境中,并且无需在不同应用间来回切换。
到 2024 年 12 月底的时候,已经有 1000 家客户签订了协议来使用 AI 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的年度合同价值超过了 2 亿美金。客户既能够购买 ServiceNow 提前构建好的 Agent 用例,又可以自己去构建和定制 Agent。
被ServiceNow看上的AI创企,值28.5亿美元
Agent 或人工智能助理领域有 Moveworks 所在,在过去两年已成为热门赛道。然而经分析可知,Moveworks 具有一定的高收购溢价。
Moveworks 上次进行融资是在 2021 年。当时的估值为 21 亿美元。总计融资金额为 3.15 亿美元。知名的投资方有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Bain Capital Ventures 和 Kleiner Perkins 等。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 年 9 月时,Moveworks 已达成年经常性收入(ARR)超过 1 亿美元。而在 2023 年,这一数字是 5560 亿美元。其客户数量在 18 个月的时间里增加了一倍,有 350 多家公司以及约 500 万员工在使用它。相比之下,企业人工智能搜索工具 Hebbia 与 Moveworks 类似,2024 年 7 月的年经常性收入为 1300 万美元,其估值为 7 亿美元;AI 大模型厂商 Cohere 在同期的年经常性收入仍维持在 3500 万美元。
产品方面,Moveworks 主要是给企业员工提供 AI 助手,能提供与微软 Copilot 等产品相竞争的自动化及业务支持,同时还有针对开发人员的 Creator Studio。可以集成到 Slack 系统里,也可以集成到 Teams 系统中;还能够与 Workday 工具相连接,能与 ServiceNow 工具相连接,能与 ADP 工具相连接,也能与微软等外部工具相连接,这样员工就能够从不同的应用程序中去搜寻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面向财务,Moveworks 能够解决诸如更新直接存款、查看工资单、管理一线工人时间表条目等常见问题;面向人力,Moveworks 还可以提供招聘、绩效管理等服务;面向日常办公场景,能够解决 IT 问题和提交带薪休假申请等任务,并且帮助员工快速搜索公司的合同、文件、工作场所政策和日程安排等文档。
但到了 2023 年 GPT 出现后,管理层察觉到他们自己构建的这款聊天机器人有些过时了。
在此之后,Moveworks 对底层架构进行了改造。它使用了 OpenAI 的 GPT、Meta 的 Llama 以及自研的模型 MoveLM 等数十个大模型来进行构建。同时,通过从 1400 万次员工与聊天机器人的对话、5 亿份支持工单以及 40 万份包含企业相关资讯(如操作指南和常见问题解答)的网页中生成的 AI 合成数据集来进行训练。
Moveworks 的首席执行官 Bhavin Shah 在去年 9 月公布年度经常性收入(ARR)时表明,Moveworks 已经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美元,并且企业员工能够用更少的时间去回复那些基本的问题,进而可以把时间投入到更加重要的项目当中。
Moveworks 是一款典型的 SaaS 产品,它为客户提供订阅服务。客户能够根据企业规模、使用的功能模块以及用户数量等方面进行付费。目前,它已经赢得了赫斯特、Instacart、西门子、丰田、联合利华等头部大企业客户的喜爱。
企业服务+Agent战略,正在加速
生成式 AI 应用需求急剧增加,这其实是企业服务软件厂商的一个重要行为。它们常常通过收购其他企业,或者与其他企业开展合作,以此来扩大自身的产品范围,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而这就是推动生成式 AI 应用需求激增的核心力量。
今年 1 月,ServiceNow 收购了一家对话数据分析平台 Cuein,不仅仅是 Moveworks。针对这起收购,ServiceNow 强调了其推动企业采用 Agent 和生成式 AI 应用的目标。早些时候,ServiceNow先后收购了 Element AI 等 AI 公司,还收购了 Uber Techlabs 等 AI 公司,同时收购了 Lightstep 等 AI 公司,并且收购了 Hitch Works 等 AI 公司,以及收购了 G2K 等 AI 公司,意在把 AI 功能整合到其核心平台和产品套件中。
企业服务巨头中,有与 ServiceNow 有类似动作的,比如微软和 Salesforce,它们正在通过融资或收购的方式积极地在 Agent 领域进行布局。
上周,云托管公司 CoreWeave 得到了英伟达的支持。该公司宣布,将以 17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AI 开发平台 Weight&Biases。2024 年,亚马逊宣布和 AI 初创公司 Adept 达成了技术授权协议。Adept 的联合创始人 David Luan 以及部分团队成员将要加入亚马逊。他们将负责为亚马逊的人工通用智能(AGI)团队提供支持。Adept 是一家在当时成立仅两年的 AI 明星公司,其主营业务是 Agent。Salesforce 推出了一套 Agent 产品,其目的是将低级销售任务实现自动化。
今年早些时候,OpenAI 的 GPT 引入了两个 Agent 工具,分别是 Operator 和 Deep Research。最近,推出了 Responses API 和 Agents SDK,并且还计划推出名为 Operator 的 Agent。同时,生成式 AI 应用在持续加速发展,Agent 技术也在持续成熟。其落地逐渐从通用场景向垂直领域纵深推进。例如,华为推出了整合多模态交互的“小艺 APP”,并且将 Agent 嵌入到了消费级硬件中。
2025 年,企业服务领域正处于一场变革之中。这场变革是由 Agent 技术所驱动的。从客户服务方面来看,从供应链管理方面来看,从数据分析方面来看,从决策支持方面来看,Agent 凭借自身的自主执行能力、动态学习能力和多模态交互能力,成为了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重塑竞争力的核心工具。这一趋势背后存在着技术巨头的战略布局,同时也有垂直领域需求的爆发,它们共同促使“企业服务+Agent”战略迈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如今,多家全球市场调研机构做出了积极的预判。Markets&Markets 预测,到 2030 年,Agent 市场规模会从 2024 年的 50 亿美元迅速增长到 470 亿美元。IDC 报告显示,在 2025 年的 Q1 ,企业级 AI 智能体的部署量同比增长了 317%。并且 IDC 预测,2025 年全球 AI 相关技术的投资将达到 3370 亿美元,其中企业级智能体应用所占的比例超过 40%。在这一浪潮里,那些率先完成了 Agent 战略布局的企业,将会主导下一轮数字化转型的话语权。(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是杨丽,编辑为盖虹达)
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下载钛媒体 App ,也能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4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