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陈立武上任后将如何调整英特尔战略?倾听客户与员工意见是关键

陈立武通过这些举措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媒体报道,目前而言,陈立武的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是对 Gelsinger 方向的延续,不过同时也进行了关键的调整。

Gelsinger曾有一个想法,即把英特尔转变为全球顶尖的芯片代工厂,而台积电是其竞争对手。Gelsinger曾作出承诺,要投资数百亿美元,在美国和欧洲建造工厂,目的是既能生产英特尔自家的芯片,又能生产外部客户的芯片。然而,因为英特尔的核心产品市场行情不佳,他只得削减这些计划。

对英特尔企业文化感到沮丧

两位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陈立武始终在内部对 Gelsinger 的决策进行批评。

英特尔历史上,几乎一直只为自身制造芯片。2021 年 Gelsinger 上任后,把芯片制造对外开放了。然而,在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撑方面,没能达到台积电的水准,致使出现交付延迟以及产品测试失败的情况,有一些前高管向媒体进行了透露。

2023 年底,英特尔董事会做出任命。他们任命陈立武担任制造业务特别监督员这一职务。在这个角色里,他对英特尔的制造流程进行了深入审查。同时,他在内部表达了自己的沮丧情绪,这种沮丧是针对英特尔的企业文化的。他称公司已经失去了前 CEO Andy Grove 所一直提倡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那种精神。

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陈立武觉得英特尔的决策效率因臃肿的组织架构而受到拖慢。去年,他把一些改革建议提交给了英特尔董事会,然而董事会拒绝予以实施,接着他在去年 8 月突然选择了辞职。

本周重新回到英特尔 CEO 职位后,陈立武将对英特尔的员工架构进行重新审视。到去年年底的时候,英特尔的全球员工总数从大约 12.4 万降低到了 10.9 万,裁减的员工约有 1.5 万。

提高代工质量 全力押注AI

陈立武短期内需要让英特尔现有制造业务尽快恢复竞争力,尽管计划进行人员精简。

英特尔下一代高端 AI 芯片是 Panther Lake,它将依赖新一代的“18A”芯片制程。英特尔今年的财务表现与该产品的成功有着直接的关联。

英特尔发布了一封内部备忘录,陈立武在其中暗示自己会继续掌控英特尔的制造业务,以此来确保该部门在财务方面保持独立,同时在运营上也能保持独立,并且要恢复英特尔作为“世界级代工厂”的地位。

行业分析师与英特尔高管向路媒体透露,英特尔的代工业务若要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够吸引至少两家大型客户,以确保获得高产量的订单。要吸引这些客户,英特尔就得改进其芯片制造工艺,让该工艺更契合像英伟达以及谷歌这样的潜在客户。

媒体报道,英特尔近期展示了自身制造工艺的改进情况。并且,英特尔已经吸引了英伟达和 Broadcom 进行初步的测试生产。与此同时,AMD 也正在对英特尔的制造流程进行评估。

陈立武的目标是提升“良品率”,也就是在每一片硅晶圆上产出更多合格的芯片。这样做是为了在 2024 年量产首款“18A”工艺的芯片时能够增加出货量。

英特尔期望能如英伟达那般,每年推出一代新的 AI 芯片,然而这或许需要历经数年。三位行业人士以及一位知晓英特尔进展的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英特尔最快得等到 2027 年,才能够研发出切实具有竞争力的 AI 芯片架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496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