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聊个硬核话题!
全球高端光刻胶 90%的产能掌握在日企手中。这种光刻胶比光刻机更为关键。在台积电的车间里,一罐 ArF 光刻胶的价值足以在北京三环购买一套房。
更厉害的是这东西的保质期仅有 6 个月,根本囤不了货。然而,就在上周,武汉太紫微光电突然拿出了 T150A 光刻胶,其分辨率直接逼近 5 纳米,就连日本东京应化的工程师都连夜飞来学习取经!
这日本人的光刻胶霸权,是从冷战时期就开始埋下伏笔的。1978 年,东京大学实验室成功搞出了第一代光敏树脂,而在那个时候,我们还在致力于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日企信越化学为了调整一个配方,仅树脂分子结构就进行了 20 万次试验,将误差硬生生控制到了原子级。这就如同在足球场上寻找一粒芝麻,并且还要连续找三十年。如今东京应化的无尘车间,连空气中的尘埃都要用液氮进行冻结,其纯度比手术室还要高 100 倍。
咱们可不是好惹的!南大光电的 ArF 光刻胶生产线车间中摆放着价值 3.8 亿的 ASML 光刻机。这台光刻机不是用于制造芯片的,而是专门用来测试他们自家胶水的。
去年在长江存储进行试产期间,成功将 28 纳米芯片的良率从 82%提升到了 94%。这一举措使得日本供应商十分生气,他们连夜将价格降低了 30%。更令人惊叹的是,上海新阳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专门致力于光伏和 LED 用的低端光刻胶的研发。在去年,其出货量大幅增长了 775%,直接将日本的二线厂家挤出了中国市场。
高端战场是真刀真枪的。日本人在 EUV 光刻胶领域布置了天罗地网,连美国人都得跪着去要货。东京应化的 EUV 胶每升能卖到 15 万美金,比茅台贵 50 倍。
关键是这东西还需要与 ASML 光刻机“对暗号”,就如同谈恋爱需要对上生辰八字一样。如果波长相差 0.1 纳米,整批产品都得报废。
中科院化学所最近搞出的新分子结构,在实验室成功做出了 2 纳米线宽。目前离量产还有很大距离,然而这一成果已经让信越化学将研发预算增加了三倍。
气人的是产业链被卡脖子。制造光刻胶,除了树脂、光酸等,就连装胶水的塑料桶都得用日本帝人的特种材料。去年徐州博康想要试产 KrF 胶,然而在国内找不到达标的光引发剂,最终花费 800 万从德国空运了 5 公斤。
日本企业方面,从北海道的高纯度溶剂这一情况来看,到九州的纳米级滤膜这一情形,整个产业链呈现出如同精密钟表般的状态,其中每个齿轮都契合得严丝合缝。
我们的逆袭剧本早已写就。国家大基金二期投入 200 亿,专门用于开展材料相关工作。中芯国际与合肥长鑫签订了十年的长期订单,以保底采购的方式合作。就连清华化工系都开设了“光刻胶特训班”。
你看苏州瑞红的操作很绝。他们直接把日本的退休工程师请到了阳澄湖别墅区。这些工程师白天教技术,晚上教孙子日语。他们硬是把人家三十年的经验都榨取干净了!
说说这市场博弈,日本人如今的处境如同坐在火药桶之上。去年他们向中国出口光刻胶,赚取了 58 亿美金。倘若真的断供,他们自家的企业首先会面临饥饿的困境。
咱们现在进行的是“以战养战”的策略。在低端市场赚取的钱全部投入到高端研发中。最近容大感光在惠州新建的工厂,其生产线全部采用 5G 智能控制。日本的老师傅看到后,直称“这不符合常理”!
国家光刻胶攻关组已经立下军令状,要在 2027 年前实现 28 纳米全链条国产化,这是给老铁们的一个猛料。到那时,日本人的光刻胶霸权将成为中国芯崛起的垫脚台阶。
当年笔尖钢的情况仿佛又在重演。你要是敢断供,我们一炉子胶水就够全球用三年。对于这件事,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头条首发大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5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