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小米高端化战略硕果累累:2024年营收利润创历史新高,Q4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在高端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下,小米迎来关键的转折点。

3 月 18 日,小米集团发布了一份具有重要意义的财报。这份财报堪称史上最强。在 2024 年,公司的营收和利润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双双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Q4 季度的营收首次成功突破了千亿的重要关卡。同时,手机、汽车以及大家电这三大增长曲线都实现了向高端化的进阶发展。业绩全面爆发,这预示着小米在手机、汽车以及大家电等领域将开启新一轮的增长。公司所交出的,不只是一份财务报告,还包括一份关于战略转型、技术突破以及市场认可的综合答卷。

高端化战略结硕果

财报数据表明,小米集团在 2024 年获得了 3659 亿元的营收。其营收同比增长了 35.0%。经调整后的净利润达到 272 亿元,同比增长 41.3%,创造了历史新高。特别要注意的是,公司的第四季度营收首次突破了一千亿元的大关,达到了 1090 亿元。该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48.8%,是 2021 年第三季度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充分展现了其强劲的发展态势。

图片

小米的基石业务是智能手机业务,在高端化战略的推动下,该业务实现了质的飞跃。

2024 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1.69 亿台,这是根据 Canalys 数据得出的。小米 2024 年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 15.7%。其增速达到了行业平均水平的 2 倍。小米是全球前三厂商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品牌。

图片

公司的手机高端化战略持续稳定地向前推进。从第三方数据来看,小米手机在中国大陆 4000 到 5000 元这个价位段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24.3%,并且在该价位段中排名居于首位;在 5000 到 6000 元的价位段,其市场占有率提升到了 9.7%,创造了历史新高。

小米集团的合伙人卢伟冰在业绩会上作出表示。他称,5 年前小米在 4000 至 6000 元价位段的市占率仅有 5.6%。而到了 2024 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 16.8%。这表明,在 5 年的时间里,小米获得了 3 倍的增长。

汽车业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包含多个重要部分,其中汽车业务在 2024 年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小米成长的新引擎。 汽车业务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2024 年它成为了小米成长的新引擎。 2024 年,作为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业务成为了小米成长的新引擎。

2024 年 3 月底开始交付后,小米 SU7 仅用 9 个月就交付了超 13.6 万台。到 3 月 18 日时,累计交付已突破 20 万台,刷新了新造车企业的最快交付纪录。虽然交付周期较长,但是 SU7 每月的锁单量一直在持续增加,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这是极为少见的。

小米 SU7 Ultra 的标准版定价为 52.99 万元,更令人惊讶的是,它开售仅仅 3 天,就收获了 1.9 万台的大定,并且锁单超过 1 万台,提前完成了全年的销售目标。

2024 年,中国 50 万元以上轿车市场的总销量为 12.1 万辆。在这个市场中,纯电车型所占的比例不足 10%。这表明,小米 SU7 Ultra 在仅仅三天的时间里,就达到了该价位段纯电轿车全年市场规模的 1.6 倍。

小米汽车在技术方面展现出强大实力,除了销量的突破之外。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在德国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上刷新了四门车的圈速纪录,成为了“纽北史上最速四门车”,这引发了包括保时捷在内的豪华品牌的关注与认可。这次圈速挑战不但彰显了小米在汽车技术领域的硬核实力,还为品牌高端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图片

汽车业务的成功,也带动了小米用户结构的积极变化。

财报披露显示,小米汽车的用户中,女性用户的比例有了显著的增加。其中,小米 SU7 的女性用户比例超过了 50%,而小米 SU7 Ultra 的女性用户比例也达到了 20%。与此同时,苹果用户以及 BBA(奔驰、宝马、奥迪)用户对小米产品的接受程度明显提高了。这一切都表明,小米品牌的影响力正在朝着更广泛的高端用户群体方向进行拓展。

IoT规模到利润的双重突破

IoT 业务与生活消费品业务,在规模和利润方面都取得了突破。2024 年,小米的 IoT 业务收入首次超过千亿元。具体为 1041 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 30.0%。其中,智能大家电的表现较为突出。在年内,空调产品的出货量超过了 680 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超过 50%;冰箱产品的出货量超过了 270 万台,同比增长超过 30%;洗衣机产品的出货量超过了 190 万台,同比增长超过 45%。

强劲的财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花旗在发布财报后立刻将小米的目标价格上调至 73.5 港元,相较于目前有 26%的上涨幅度。分析师预计,由于互联网服务毛利率提升、电动汽车毛利率提高以及核心业务运营成本保持稳定等因素,小米的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上升。

三大万亿市场,新增长周期开启

卢伟冰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表示,未来小米的目标是推进全品类高端化。其一,要在手机 6000 元以上价位段继续向上突破规模;其二,要从手机、汽车向全品类全生态拓展;其三,要从中国市场走向全球市场。

在手机市场中,小米 15 Ultra 是这一战略的典型代表。首销当日,其销量比上代同期提升了超过 50%。海外市场的预售量比上代同期增长了超过 100%。今年 3 月首周,小米在中国市场 6000 元以上价位段的市占率达到了历史新高,在苹果和华为之后排名第三。

在大家电市场,小米正从单一的明星品类电视开始拓展。今年推出的米家中央空调 Pro 直接与全球市场的标杆品牌大金相对标。它在性能方面实现了超越,在节能技术上也有突破,智能体验等多方面同样做到了超越。卢伟冰透露,中央空调的订单量已经达到了原来目标的 6 倍,远远高于预期。

汽车业务会继续充当小米品牌提升的“推动”力量。小米已把 2025 年汽车交付的目标往上提升,从 30 万台提升到 35 万台。并且计划在年中推出第三款车型 YU7。从已披露的那些参数去看,这款 SUV 的定位直接指向特斯拉 Model Y,有希望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除了在扩展产品矩阵之外,还会全力促使 AI 技术在各个终端产品上得以落地。从小米在财报电话会上所透露的信息来看,在 2025 年小米 300 亿的研发投入里,大概有四分之一(约 75 到 80 亿)会投入到 AI 领域。在未来的 2 到 3 年时间内,小米打算利用 AI 来对 HyperOS 底层进行重构,以实现向 AIOS 的进化,从而全面提升用户的体验。

海外投行:小米就是中国特斯拉

海外投行对于小米发展前景也非常乐观。

高盛之前在研报里讲,小米凭借自身在 AI 技术方面持续不断地投入,以及“人×车×家”生态战略的大力推进。它通过构建操作系统级别的 AI 代理,也就是小爱同学,还有打造出全球最大的 AIoT 生态系统,有希望在 AI 时代崭露头角。小米的 AI 技术不只是局限在软件层面,还通过硬件与软件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了更高效的智能化体验。

巴克莱认为,小米凭借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深厚积累,在物联网(IoT)等领域也有深厚积累,并且在电动汽车市场有强劲表现,正迅速崛起成为中国 AI 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小米的 SU7 电动汽车需求很旺盛,订单积压情况很严重,新车型的推出将推动增长,新工厂的推出也将推动增长。同时,国内的家电补贴政策为小米的家电业务带来了显著的增长动力,国内的电子产品补贴政策也为小米的电子产品业务带来了显著的增长动力。小米未来在海外的大型旗舰店计划、智能家居扩张计划以及电动汽车扩张计划,有可能会与它的全球旗舰店相互结合,从而构建起品牌生态的闭环。

瑞银在向海外投资者介绍中国科技股时,把小米直接与特斯拉进行对标。瑞银认为,小米在智能硬件和 AI 领域的发展速度很快。虽然小米的估值比特斯拉低 80%,但小米在智能硬件和 AI 生态方面的潜力是不可忽视的。

图片

小米万亿市值新起点

“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在不断深入推进,同时 AI 技术也在深度赋能。这样一来,小米的技术、品牌和营销优势会逐步转变为持续的增长动力。而站稳了万亿市值的小米,此刻正步入一个全新的、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市值已站稳万亿的小米,眼下正处在第三次高增长周期的起始阶段。对于手机、汽车和大家电这三个万亿级的市场,小米的根基更为稳固,可抓的点也更多,其未来蕴含着无尽的可能性。随着高端化战略不断地深入推进,小米的品牌溢价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从而为它在全球科技巨头的行列里占据一席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米的高端化之路,是一次品牌的升级。同时,这也是一次全方位的战略转型。小米从手机领域拓展到汽车领域,从大家电领域延伸到全生态领域。小米正以硬核科技为核心,凭借对用户的洞察,逐步实现从“性价比之王”到“高端价值创造者”的华丽转变。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507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