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加州大学脑机接口新进展:将脑内语言思维实时转化为话语,有望帮助失语者

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开发出了一种设备,这种设备能够将关于语言的思维实时转化为可以说出口的话语。

这项创新工作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存在延迟的情况。长久以来,这种延迟始终对现有技术为有语言障碍的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沟通起到了阻碍作用。

图片

它目前处于实验阶段。科学家们希望这种脑机接口技术有朝一日能发挥作用。这种作用是帮助那些无法说话的人发出声音。

这项新研究记录了相关测试。一位 47 岁的女性四肢瘫痪。她在中风后 18 年一直无法说话。医生在手术中将设备植入她的大脑。这是一项临床试验的一部分。

论文的共同作者戈帕拉·阿努曼奇帕利表示,植入设备能够将她想要说话的意图转化为流利的句子。这项研究在周一被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

其他用于语言的脑机接口技术一般在思考句子与计算机语音表达之间有轻微的延迟。研究人员表明,这种延迟或许会破坏对话的自然流畅性,进而引发误解和挫败感。然而,最新的技术能够实现更流畅、连贯的语音合成流,更贴近自然对话。

乔纳森·布伦伯格来自堪萨斯大学言语与应用神经科学实验室,他评论道,这是脑机接口技术领域的一个重大进步。

加州大学的一个团队把电极用于记录这位女性在大脑中默默说出句子时的大脑活动。科学家们借助她在受伤前的声音制作了一个合成器,以此来创建她原本会说出的语音。并且他们还训练了一个能够将神经活动转化为声音单元的人工智能模型。

阿努曼奇帕利称,此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的实时转录系统相近,皆为将一种信号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不过,它更为先进,原因在于它能够直接从大脑信号里获取信息,从而帮助那些无法说话的人重新获得进行交流的能力。

据悉,这个植入设备处于大脑的语言中枢。它能够更好地“收听”大脑信号,而这些信号会被转化为组成句子的语言片段。

阿努曼奇帕利表示这是一种“流式处理方法”,录音设备会接收每 80 毫秒的语言片段,这样能显著提升交流的流畅性。并且它不会等到一句话说完才进行处理,而是在说话的过程中实时进行处理。

他声称,在这项技术能广泛应用之前,还需进行更多研究。只要持续投资,十年内便可为患者大规模提供这项技术。

布伦伯格表示,解码语言能够如此快速,这具有跟上自然语言快速节奏的潜力。他还补充道,利用语音样本将会是让语言变得更加自然的一个重要进步。

神经外科医生 Edward Chang 是资深联合首席研究员,他强调这项新技术具备巨大潜力,能够提高失语患者的生活质量。他对人工智能的进步感到兴奋,觉得人工智能正在促使脑机接口进入更具实际应用价值的领域。

(财联社 牛占林)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521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