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大厂对社区团购业务依旧热情满满,然而淘宝买菜却被按下了“暂停键”。
这些消息传出后,瞬间引发各界关注。
西南地区淘宝买菜的员工李楠(化名)向《IT 时报》记者透露,目前次日达业务在全国范围内正陆续被停止。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因为业务进行了调整,转为快递到家的模式,这种模式与常规电商购物的快递配送方式是一致的。不仅如此,不管是正式员工还是外包员工,都已经收到了裁员通知。补偿方案除了法定的 N+1 之外,还额外补贴月工资的 80%。
一位与阿里巴巴关系密切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淘宝的买菜业务由于存在盈利方面的困境,或许会面临被舍弃的结局。
社区团购的竞争一直处于白热化的状态。阿里、美团、拼多多等巨头都纷纷投身到了社区团购之中。激烈的价格战导致平台的补贴成本快速地攀升。在这个过程中,物流配送环节以及仓储管理环节都有高额的投入,这不断地压缩了利润空间。并且,线下商超和菜市场在疫情过后恢复了生机,即时零售模式也开始兴起,这进一步地分流了社区团购的客源。
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市场环境当中,阿里正在大力拓展 AI 领域。在此情况下,阿里不得不对淘宝买菜的投入产出比进行权衡。
员工证实赔N+1,去年就有预感
3 月 26 日,《IT 时报》记者在淘宝 App 里打开“淘宝买菜”。页面跳出了一个提示,内容为:从今日开始,淘宝买菜无锡区域的次日提服务进行了调整,变为了快递到家模式。并且告知用户,可以通过“淘宝买菜 - 农场直发”频道来浏览和购买商品。
去年年中时,我们察觉到了形势不太好,其中有部分地区计划要叫停。李楠透露,在今年 3 月的中上旬,员工陆续接到了公司的业务调整通知,通知告知他们淘宝买菜次日达业务将会逐步停止,最终在裁员时限定在了本月 31 日,这涉及到淘宝买菜次日达业务线的正式员工以及外包员工。
3 月 24 日,网上有照片显示一位孕妇在广州阿里巴巴公司顶楼进行维权。这位孕妇拉出了“强烈抗议阿里恶意非法解雇临产孕妇”的条幅。淘宝买菜对此作出迅速回应,称当事员工是一名处于待产期的生态员工,由于淘宝买菜广州区域的业务调整,其岗位发生了变化,并非被辞退,并且公司仍在正常为其发放在岗工资。
据悉,阿里巴巴生态的员工是那些通过外包公司或者灵活用工平台与阿里形成合作关系的人员。公司强调会遵循法规,并且没有辞退孕期员工。然而,这一事件还是把淘宝买菜业务调整背后的员工权益保障问题推到了公众的面前。
李楠提到,业务调整之后,他们的工作岗位就不存在了。他有考虑跳槽去其他品牌,不过之前他和同行们进行过交流,并且感觉到目前行业的大环境不是很好。
记者探访:上海菜菜超市人去楼空
社交平台上,很多消费者对淘宝买菜次日达业务在某些区域停止运营感到惋惜。
广州的消费者小吴向记者讲述,他在淘宝买菜进行下单已经有一年多了。在 3 月 18 日,他发现页面显示该区域“无可售商品”。他表示,由于品类相对较少,所以淘宝买菜的用户数量也比较少。然而,在他们所在的这片区域,淘宝买菜的口碑要比其他同类平台更好。这是因为淘宝买菜的品控做得更好,就像冷冻品这类商品,每次自提到货时都处于冷冻状态,不会出现化冻后有血水之类的情况。
在次日自提业务里,消费者要是在每天 22 点之前下单,那么所购买的商品就会在次日的午时 12 点送达指定的自提点。在下单以及配送这个环节,淘宝买菜对于冷冻品的配送有着不一样的标准。“平台会依据负责片区的团长是否配备了冰柜等冷藏设备,来决定这个自提点是否能够承接冷冻品的订单,目的是要保证冷冻商品在整个运输以及储存的过程中都处于低温的环境当中,从而保障品控。”李楠这样说道。
《IT 时报》记者登录淘宝买菜,页面弹出提示:“上海菜菜超市有限公司是‘淘宝买菜农场直发’的运营方。”企查查的信息表明,上海菜菜超市有限公司由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持有 100%的股份,目前该公司处于存续状态,注册资本为 11100 万元。
3 月 21 日,记者依据企查查上的登记信息,前往上海菜菜超市有限公司位于上海普陀区的办公地点。到达后发现,这里已经空无一人,数十平方米的办公室内十分空旷,没有任何员工和办公设备。大楼的安保人员表示,上海菜菜超市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搬离了,他们不清楚其去向。
淘宝买菜的客服人员向记者透露,上海地区很早就停止了淘宝买菜的相关业务。近期,不仅上海地区,全国的次日达业务也都暂停了。现阶段,全部业务都调整为快递到家。客服人员还称,上海菜菜超市有限公司是“淘宝买菜农场直发”的运营方,并非商品销售方,属于淘宝旗下。
当前,淘宝买菜的主页有所显示。上海、广东、河南、安徽、辽宁等多地的部分区域,已经没有可用的自提点了。在 3 月 26 日,记者再次登录淘宝买菜,页面弹出了区域关停的公告。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农场直发”以及“快递到家”的标识。生鲜产品和生活用品,都能够享受到淘宝官方“200 - 30”的优惠政策。在商品页面上,都标明了“24 小时”或者“48 小时”内发货。
业界分析:“断腕”背后的AI战略狂奔
然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生鲜电商赛道激烈的角逐中,淘宝买菜的次日达业务被停止了。
盈利困境很可能是淘宝买菜次日达业务关停的重要因素。李楠透露,淘宝在买菜业务上日常有很大的补贴,经常会有促销活动和秒杀活动上线。其运营成本投入也比较大,需要建设仓储,尤其要保证商品的新鲜度,在冷链运输方面的投入也不可忽视,这些都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和运营的复杂性。平台直接与 100 多家产地的大型种植户进行合作。并且,在采购环节以及品控等环节也都需要投入成本。
淘宝买菜在市场份额方面难以与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相抗衡。公开数据表明,2023 年美团优选的市场份额处于 35%至 40%之间。凭借美团的地推能力以及本地生活流量,美团优选稳居行业首位。多多买菜的份额大约在 30%至 35%,通过低价策略以及农产品供应链实现了快速扩张。淘宝买菜在市场份额方面表现欠佳,用户拉新情况不佳,用户留存也不理想。其用户规模增长缓慢,订单量的增长也较为迟缓,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突出重围。
从阿里自身的战略布局调整情况来看,大力发展 AI 成为当前的核心方向。前不久,阿里巴巴集团的 CEO 吴泳铭宣告,在未来的三年时间里,阿里将会投入超过 3800 亿元来建设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这个投入总额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阿里在 2025 财年的第三季度业绩有所显示,AI 相关的收入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
相比之下,“社区团购”业务如淘宝买菜,其投入产出比并不理想。阿里因此不得不对该业务进行取舍,把资源向更有发展潜力的 AI 领域倾斜。所以,淘宝买菜的次日达业务被按下暂停键,这是不足为奇的。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