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恋爱”到“领证”的资本进阶
2025年2月28日,赛力斯与华为的“联姻”再进一步。随着57.5亿元的第二笔转让款到账,这场总价115亿元的股权交易迈入新阶段。如果说此前问界系列的合作是两家企业的“甜蜜恋爱”,那么入股华为旗下智能驾驶平台引望公司,则像是一场“资本领证”,将双方绑定为智能汽车时代的战略共生体。
一、交易背后的“三幕剧”:分阶段付款暗藏玄机
这场交易被设计成精心编排的三幕剧:
1. 首付款23亿(2024年10月):象征性定金,测试合作诚意
2. 次付款57.5亿(2025年2月):核心履约节点,恰逢阿维塔同步支付,暴露华为“分兵合围”策略
3. 尾款34.5亿(待付):工商变更后的最终交割,悬念留待未来
分阶段支付不仅是风险管控机制,更像一场资本“对赌”——赛力斯需在每笔付款前证明其与华为技术落地的协同效应。而华为则通过这种设计,将合作伙伴深度嵌入智能驾驶生态链。
二、引望公司:华为藏在幕后的“军火库”
被争相投资的深圳引望,实为华为智能汽车的“技术弹药库”:
· 技术全景覆盖: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到车载光技术,构建全栈能力
· 开放平台野心:不同于传统Tier1供应商,引望定位“服务全行业的开放平台”,这与特斯拉FSD的开源逻辑异曲同工
· 地域扩张信号:北京引望的设立(2025年2月),暗示华为正以“深圳+北京”双中心模式,加速智能驾驶本土化布局
这场交易本质是赛力斯用百亿资金购买“技术入场券”,而华为则借此完成从技术输出方到生态主导者的蜕变。
三、赛力斯的豪赌:从代工厂到技术合伙人的逆袭
对赛力斯而言,这笔交易远超出财务投资范畴:
· 技术护城河:问界系列已验证华为技术的市场号召力,2024年42.69万辆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182.84%)背后,智能驾驶贡献超30%溢价
· 资本话语权:成为引望股东后,赛力斯在华为合作车企中取得“特权通道”,可优先获取最新技术迭代
· 战略转折点:创始人张兴海提出的“三年百万辆”目标,正依赖这场合作打破“代工”标签,向技术主导型车企转型
有趣的是,赛力斯股价在支付日下跌4.23%,市场似乎在质疑:百亿买“技术安全感”是否代价过高?但长远看,这或是传统车企向科技公司交的“数字化投名状”。
四、行业震动:智能驾驶进入“军备竞赛”时代
当长安阿维塔同日宣布支付57.5亿,暴露华为“一鱼多吃”的布局智慧:
· 赛力斯VS阿维塔:前者侧重乘用车智能化,后者探索高端市场,华为通过差异合作避免内部竞争
· 技术标准话语权:引望作为中立技术平台,可能成为行业事实标准制定者
· 资本联姻常态化:蔚来与宁德时代的合资模式、小鹏与滴滴的股权置换,都在印证“单打独斗”时代的终结
这场交易揭示的深层逻辑是:智能驾驶的竞争已从技术单点突破,转向生态体系构建。谁掌握核心平台,谁就掌握行业命脉。
尾声:阿维塔06的枪声与未来战场
在交割日当天,华为300人团队进驻阿维塔总部筹备新车型,而赛力斯M9正冲击豪华车销量榜首。当阿维塔06将于二季度上市的消息传来,我们仿佛听见智能驾驶时代更激烈的枪声。
这场百亿资本游戏,既是赛力斯的背水一战,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从“制造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型的缩影。未来的赢家,或许正藏在今日的股权交割文件里。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yingxiao/274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