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机器人行业有希望迎来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转折点。人形机器人正以超出预期的速度进行迭代,并且从实验室逐步走向工厂、仓库以及家庭。
这场变革重塑了生产力格局,并且有望催生一个巨大的市场。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思考如何看待当下这个时点的产业红利呢?答案可能隐藏在“量产落地”以及“智能化创新”的双重逻辑里。
一、站在当下:量产浪潮席卷全球,领军企业估值迎来爆发式增长
如果说技术是引擎,量产则是产业爆发的燃料。
消息方面,FigureAI称将在接下来的四年(2025 年至 2028 年)交付 10 万台机器人。与此同时,特斯拉 Optimus 以及小米 CyberOne 等相关方也在加快推进量产进程。
特斯拉 Optimus 在实验室比拼运动控制精度之际,资本市场的角逐也很激烈。机器人行业的融资呈现出高速的特点:在 2024 年到 2025 年这两年时间里,FigureAI 的估值从 26 亿增长到了潜在的近 400 亿美元。这表明人形机器人正在突破“实验室 - 商业化”的死亡之谷。
业内普遍预期,人形机器人在从短期小批量生产向大规模量产转变的过程中,会有巨大的降本潜力。比如以特斯拉 Optimus 为例,它的成本降幅有希望超过 64%。
二、不远的未来:从工厂到家庭,智能化打开估值天花板
清晨,您还在为整理家务而烦恼,然而人形机器人管家却能精准识别衣物材质并完成分类收纳。午餐时分,人形机器人管家不仅递上温热的咖啡,还能通过观察您的表情来调整饮品的甜度。这些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场景,正在FigureAI 等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实验室里快速地转化为现实。
一场更为深刻的“具身智能革命”已经悄然降临。这种“类人”的感知能力以及决策能力,使得人形机器人能够渗透到养老陪护、高端服务等场景之中。倘若家庭市场突破了成本门槛,那么行业规模就有望迎来指数级的增长。
三、ETF投资:普通人参与智能革命的"传送门"
行业特性是技术迭代快且应用场景广,相关指数基金正因为此而备受关注。
机器人 ETF 易方达,其代码为 159530,联接 A 的代码是 020972,联接 C 的代码是 020973。它跟踪的是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该指数覆盖了机器人本体零部件、算法控制以及电池动力模块等关键领域,在核心机器人标的上有着更高的权重暴露,是布局机器人领域的重要工具。
图: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的加权方式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4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