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分享

奈雪为何跨界轻食?从高端奶茶到轻食生意的战略转型解析

如今将目光转向了轻食界。一心只卖饮料的奈雪,为何开始做起轻食生意呢?

赚不到钱的,只有奈雪

2015 年的时候,奈雪和喜茶凭借鲜果芝士茶在饮料界取得了突出成就,成功地脱颖而出。它们成为了消费者心目中高端奶茶的首选品牌。到了第二年,借着新茶饮市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奈雪开始快速扩张。到 2020 年,它的门店数量已经增加到了将近 500 家。

2021 年年初,奈雪决定去资本市场探索一番。四个月之后,它顺利在港交所敲响了钟声,从而成为了“新式茶饮第一股”。

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新茶饮市场呈现出风起云涌的态势。然而,资本市场却一直未能等到有去港交所敲钟的新成员。到了 2024 年春天,茶百道凭借着“新茶饮第二股”的光环,顺利登陆了港股市场,打破了之前的沉寂。

年初的时候,古茗递交了招股书,蜜雪冰城也递交了招股书,沪上阿姨同样递交了招股书。业界曾一度预期这一年会成为新茶饮行业的“IPO 大年”。可是,夏天到来了,随之而来的是招股书失效的消息,这给市场浇了一盆冷水。一直到年末,这三家公司才重新向港交所靠近。

古茗已经顺利进入资本市场,截至目前如此。蜜雪冰城也已经顺利进入资本市场,截至目前这般。而沪上阿姨仍在 IPO 之路上艰难前行,截至目前依然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从 2024 年开始,霸王茶姬不断有上市意向的消息传出。它的目标市场很特别,直接指向了美国。在 3 月初的时候,霸王茶姬获得了赴美上市的备案,这也正式开启了向美国资本市场冲刺的序幕。

业内人士推测,新茶饮企业在港股市场密集进行 IPO ,这可能给未上市企业带来较大压力。或许是蜜雪冰城声势浩大的 IPO 吸引了行业内大部分投资者,所以霸王茶姬选择了少有企业涉足的美股市场作为上市目标。而这也使得沪上阿姨的上市进程变得更为迟缓。

审视几家公司的经营情况,在过去的一年里,古茗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店行动;蜜雪冰城凭借其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茶百道在海外市场发展得十分兴盛;而唯独奈雪,似乎还没有品尝到新茶饮蛋糕所带来的甜蜜。

蜜雪冰城的门店规模方面,窄门餐眼数据表明截至 3 月 10 日其门店数量为 34408 家;古茗的门店规模方面,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 3 月 10 日其门店数量为 9702 家;茶百道的门店规模方面,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 3 月 10 日其门店数量为 8557 家;相比之下,奈雪的门店规模方面,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 3 月 10 日其门店数量仅为 1763 家。

2023 年的财务数据显示,蜜雪冰城的收入达到了 203 亿元。古茗在同期的收入是 76.76 亿元。茶百道同期的收入为 57.04 亿元。奈雪的收入则是 51.64 亿元。

对比之下,在市值方面,奈雪处于新茶饮队伍的末位;在门店数量方面,奈雪也排在末位;在收入状况方面,奈雪同样排在末位。更让人担忧的是,2024 年度的收入预期并不乐观,预计在 48 亿到 51 亿之间,比 2023 年的表现要差。

奈雪再过几天将发布 2024 年年报,到那时或许能够发现更多有价值的行业数据以供分析。

奈雪还在等春天

奈雪的茶逐渐失去市场优势的故事早已被反复讨论。

起初,在闯关港交所的那个时候,它也曾作为行业的标杆存在。

然而,在扩张策略上,奈雪却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

蜜雪冰城、古茗等公司在忙着加盟拓店,而奈雪却坚守直营模式,这样就遗憾地错过了加盟扩张的黄金时机。后来即便奈雪松口尝试开放加盟,可此时新茶饮市场已经被其他公司大量蚕食,并且严苛的加盟条件也未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奈雪在业态多元化探索方面,曾进行过“奈雪酒屋”的尝试,也尝试过“奈雪茶院”,还尝试过潮玩周边店以及生活集合店等多种业态。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尝试都还没有转化为明显的财务收益。

深圳“奈雪茶院”

此前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奈雪的茶虽是新茶饮第一股。然而,长期以来它一直处在亏损的困境之中,门店的投资成本较为高昂。并且,随着更多的竞争对手陆续上市,它在资本市场的领先优势已不再存在。

专家表示,茶饮市场逐渐成为竞争激烈的领域,消费者的选择在不断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进一步降低,所以门店的经营难度也就更高了。作为高端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具备较高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然而,如果连锁品牌的单店成功模式一直无法形成,并且难以进行复制,那么它的规模就会一直受到限制,甚至还可能会引起投资人的不满,使投资人失去信心。

由此猜测,奈雪此时切入轻食赛道,其一,是期望在市值管理方面能够有所成效;其二,是急切地在寻找新的业务增长部分。毕竟,发展对于解决一切问题而言,是基础且关键的。

艾瑞咨询数据表明,中国轻食市场的增长势头很强劲。2023 年,其市场规模大概为 1200 亿元。并且预计到 2025 年,这一数字将会突破 1500 亿元。

国家卫健委等 16 部门不久前联合印发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预计未来会掀起新一轮减肥热潮。这一趋势有望让轻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也能为奈雪创造更多估值跃升的机会。

欲开花,先扎根

在星巴克和奈雪的命运呈现出相似的镜像时,我们察觉到了消费品牌更替的那种残酷的逻辑。当整个行业从不断增加的竞争状态转变为对已有的存量进行激烈的厮杀时,创新进行尝试和犯错以及接受财务方面考验的天平开始大幅度地晃动起来。

诚然,一家企业的真正价值不能仅仅由市值、收入等一系列冰冷数据来诠释。然而,奈雪试图通过产品矩阵叠加以及场景延伸的“加法”来实现突围,就如同在薄冰上跳舞一般——它的基本盘不够坚实稳固。

这场自救实验存在悖论。新茶饮赛道进入效率至上的下半场后,拓品类等创新举措有可能会稀释其核心品牌资产。就像星巴克在第三空间神话褪色后经历了艰难的转身一样,奈雪此刻的每一个战略决策都有可能在消耗尚未筑牢的护城河。

消费品牌的春天一直都在,只是需要有穿越寒冬的耐心和智慧。奈雪目前仍在盈亏平衡线上苦苦挣扎,或许其真正的破局关键并非那些眼花缭乱的加法之举,而是要找到一个既能承载创新的野心,又能支撑财务底线的战略支撑点。

新的尝试或许要在很久之后的财务数据里才能够体现出来。然而,资本市场的耐心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阶段。这场与新茶饮进化方向相关的压力测试,留给奈雪去解题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50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13588888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