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制造业回流才能让美国再次伟大”。特朗普为达成驱动制造业回流以及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更有利地位等目标,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令世人震惊的“对等关税”等政策。由于先进制程芯片在高端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便成为特朗普政府的重要“目标”。
行业分析认为,美国正运用系统性策略对台积电实施“掏空三部曲”。这“三部曲”包括政策胁迫、技术掠夺与产业链切割。比如,特朗普政府曾威胁要对中国台岛省的芯片加征 100%的关税,从而迫使台积电把 2nm 制程技术转移到美国。与此同时,还有消息传出台积电迫于压力与英特尔成立了合资公司等。在这一进程当中,特朗普政府达到了自己的愿望。然而,中国台岛省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的地位必定会被削弱,并且还可能潜藏更多在维护和平以及宏观层面上的隐患。
台积电强调决策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然而,台积电深陷地缘博弈之中。并且,台积电未来将在深度上牵动 AI 时代的国际竞争。
“只能接受更低条件”
在当下的地缘政治情形当中,特朗普政府将关税当作“武器”,对台积电持续地展开了一轮接着一轮的施压。
2 月之后,特朗普多次威胁要对中国台岛生产的半导体征收 25%、50%甚至 100%的关税。台积电因压力而宣布,在未来四年里将在美国增加 1000 亿美元的投资,用于新建 3 座晶圆厂、2 座封装厂以及 1 座研发中心。此投资案既是台积电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也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单项海外直接投资案。特朗普称,为了防止台积电的承诺无法兑现。他曾经警告台积电,如果不在美国建厂,就需要缴纳 100%的税款。
值得注意的是,4 月 2 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来自中国台岛的进口产品征收 32%关税。该关税政策不包含芯片。特朗普称,他的团队正在考虑对半导体征税,同时也在对半导体行业进行国家安全贸易调查。
对此,Doug Sparks 是 M2N Technologies LLC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他在接受集微网采访时表示,这是一种典型的特朗普开始讨价还价的立场,也就是以一种极为极端的情形开始,而到最后你只能去接受更低的条件。
具体来说,之前拜登政府依据《芯片法案》,做出了向台积电提供最高 150 亿美元税收抵免和建厂补贴的承诺,目的是吸引台积电前往美国建设 3nm 及以下先进制程工厂。而特朗普政府的策略更为直接,对中国台岛省的芯片发出威胁,要加征 100%的关税,从而迫使台积电把原本承诺“留在台岛省”的 2nm 制程技术转移到了美国。台积电对美投资在 2022 年为 400 亿美元,到 2025 年激增至 1650 亿美元。然而,美国所承诺的补贴出现了缩水的情况,甚至还有可能被废除。
台积电在美建厂成本将会大幅上升。澳大利亚投行麦格理银行的研究表明,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的晶圆厂的制造成本或许会比中国台岛的工厂高出 30%。不过,台积电凭借自身先进制程的优势,也有应对的办法。芯片供应链透露,台积电美国厂原本成本较高。苹果等美系客户在下单时,意愿和规模都较为保守。然而,由于美国的关税因素,他们积极扩大在台积电美国厂的投片量,甚至出现了排队争抢的情况。基于此,台积电将美国厂的代工报价上调了 30%。
如今,特朗普政府掀起了关税风暴。在这种情况下,台积电的生产制造或许会加速向美国迁移。SemiAnalysis 分析师 Sravan Kundojjala 表示,尽管未来五年台积电的毛利率将被稀释 2 到 3 个百分点,但该公司可能会加大对海外晶圆厂的投资,以此来减轻地缘政治风险。这样做或许能够确保台积电获得美国政府的优惠待遇,并将关税负担降到最低。
台积电董事长暨总裁魏哲家在 4 月 17 日的 2025 年第一季度法说会上谈到当前关税的影响。他指出,近期关税因素带来了风险与不确定因素,但目前尚未看到客户态度有改变。终端客户并未因关税问题而减少订单。同时,AI、HPC 所带动的需求一直很强劲,这展现了台积电强大的议价能力。台积电或许在未来数月内能够获取更多信息,它会持续密切留意对终端市场需求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会谨慎地对业务进行管理并且专注于业务的基本面。
他提及,预估美国投资项目完成后,大概 30%的 2nm 及以下制程产能会在亚利桑那州。这样一来,在美国就能形成一个独立的前沿制造业集群。并且,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厂进行投资,是为了满足客户在 AI 方面以及智能手机芯片方面的需求。
显然,台积电的决策从表面来看是“满足客户需求”。实际上,它也深陷在地缘政经博弈之中,并且牵动着国际政治和产业发展等复杂元素。金融与研究机构 Bernstein Research 的分析师 Mark Li 认为,特朗普政府现在再次凸显了关税在制造业重回美国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重要性。然而,促使台积电做出决定的原因是政治压力,而不是关税。
台积电作为全球半导体代工领域的霸主,曾被看作中国台岛省经济的“护台神山”。然而,自它宣布赴美建厂后,开始逐步向“美积电”转变。行业分析还指出,为了实现执政目的,特朗普政府正通过系统性策略对台积电实施“掏空三部曲”,分别是政策胁迫、技术掠夺与产业链切割,这会削弱中国台岛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学者警示道:半导体是中国台岛省的经济主动脉。如果失血过多,必将导致系统性崩溃。
合资盘活本土产业?
特朗普政府在推动台积电扩大在美投资的同时,还被曝对台积电施加压力,要求其“盘活”英特尔,以达成其目的。
据悉,美国白宫及商务部官员持续敦促台积电和英特尔达成协议,目的是解决英特尔的长期危机。直至最近,业界传出消息,称英特尔与台积电已达成双方成立合资企业的初步协议。在英特尔和台积电成立的合资公司里,台积电会拥有合资企业 20%的股份,英特尔以及其他美国投资者将持有超过 50%的股份。
Doug Sparks 向集微网表明,“这依旧仅仅是一则谣言,或许是中国台岛方面针对特朗普所采取的‘还价’举措。”所说的“20%股份”或许主要是以现金进行投资,并非要进行部分半导体制造技术的转让,台积电的生产流程是否会发生转移还无法确定。与此同时,如果不进行技术转移,英特尔并不会即刻成为台积电的真正竞争对手。
英特尔是美国的地缘战略资产,它的一举一动一直都备受关注。英特尔的重组或者分拆难免会很复杂。美国方面肯定会强化自身的主导地位。美国银行的分析师 Vivek Arya 指出,由于《芯片法案》的融资规则,任何与台积电和英特尔制造业务相关的交易都将受到严格的限制,并且该法案要求英特尔要保留其代工厂 50%以上的所有权。在这方面,特朗普政府或许会对外国实体完全接管那些与美国国防部客户有着深厚关系的标志性美国公司保持警惕。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 9 月英特尔获得了资助。这一资助来自美国政府,金额为 30 亿美元。其用途是用于生产军用芯片。
部分业内分析认为台积电在合资公司中拥有主导权很重要。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称,若要台积电协助英特尔提升生产良率,不管是何种合作形式(如顾问、入股、合资公司等),其成功的前提是台积电能拥有英特尔的经营权并复制其管理模式,不然只会耗费很长时间且失败的概率很高。
台积电的先进制程生产良率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这些优势是在许多层面上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层面包括人员管理、组织文化、设备与材料采购、专利与技术路线规划、市场调查、客制化服务等。这种优势并非仅仅通过单纯采购设备和进行技术转移就能复制。郭明錤还表示,在晶圆代工领域并非只有一种成功模式,而台积电的这套管理方式已经经过验证是可行的。
目前,很多国际咨询机构和业界分析都不看好台积电与英特尔的合作。花旗银行对双方的合资企业的可行性表示严重怀疑,他们认为由于制造和运营方面存在差异,台积电与英特尔的合作或者合资企业的这种做法可能不会成功。并且,花旗银行还建议英特尔应该完全退出晶片代工业务,将精力集中在其核心的 CPU 业务上。
可以发现,在英特尔和台积电所成立的合资公司的架构里,美方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占据着更多的有利位置。
业内分析觉得,美国政府的意图在于借助台积电来促使英特尔复苏,同时掌控 3nm 以下的先进工艺技术,并且协助美国的 IC 设计业获得足够的先进制程产能,进而将产业链上下游结合起来以发展本土的芯片产业。就如同特朗普所说的那样:“只有制造业回流才能让美国再次变得伟大。”而台积电恰恰是特朗普政府这一野心的重要“目标”。
台积电与英特尔组建合资公司,从其技术组合方面来看,价值并不高。并且存在着较多潜在的合作隐患。日前,中国台岛经济研究院产经资料库总监刘佩真表示,台积电对英特尔进行救援,无论是对于台积电自身,还是中国台岛的半导体业来说,都将是一个“难以承受的重担”,会面临潜在的技术机密外泄以及扶植对手等各种挑战。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对台积电实施一系列计策。如果再将美方认定的 AI 是各国重要战略物资这一情况联系起来,并且要把芯片制造全部转移回美国,以此来稳固美国在 AI 世代的全球霸权地位,那么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美方的战略,其中“完全掌控”台积电将是重要的环节之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5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