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5 日北京时间消息,C114 讯。据 Light Reading 报道,日本企业在 5G 领域似乎正遭遇严峻挑战。富士通与 NEC 组成双雄阵容,其目标是成为无线设备领域的主流厂商,并且这两家企业时常出现在 Open RAN 合作项目中。在日本之外的市场,富士通获得了美国 Boost Mobile 的订单。在德国电信的项目中,富士通也取得了一定的份额。其无线设备将会与诺基亚的 RAN 软件一同使用。不过,除了这些之外,值得称赞的地方并不多。富士通的网络产品收入一直处于减少的状态,并且未来有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状况。
富士通最新发布的财务报告隐含了这一悲观预期。数据表明,其网络产品去年的销售额下降幅度不到 1%,达到 1816 亿日元(12.7 亿美元),约占集团总销售额的 5%。然而,富士通预计今年该业务销售额将大幅下降 17%,降至 1500 亿日元(10.5 亿美元)。该公司称,基站的需求一直处于“疲软”状态,传输设备的需求也一直处于“疲软”状态。并且,该公司预计电信运营商在 2026 财年(从 2026 年 4 月开始)开启的“下一周期”之前,不会增加基站和传输设备方面的相关支出。
对于正在进行网络资产剥离的富士通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迹象。从今年 7 月起,该公司会把多项资产整合到一家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 1FINITY 里面。这款子公司的命名源自富士通销售的一款光网络平台。新公司将包含光子技术、移动系统(包含基站)以及其他网络产品,预计其年收入为 1104 亿日元(7.8 亿美元)。这一数字与去年公布的网络产品销售额存在差额,这意味着部分资产将保留在母公司。
富士通在财报说明里称,此举的目的是“明确管理责任”且加快决策流程。然而,倘若富士通期望 1FINITY 能够立刻提升业绩,那么它理应对于今年的网络产品销售额持有更为乐观的预期。
这一业绩指引或许会让投资者心生忧虑。此前,市场普遍持有这样的观点,即遭受严重打击的移动行业已经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Omdia 所提供的数据,在 2024 年,全球 RAN 产品的销售额减少了 50 亿美元,降低到大约 350 亿美元。并且,这已经是该市场连续第二年出现相同规模的销售额下降幅度。Omdia 预估 2025 年的收入将会与 2024 年大致相同。富士通没有按照业务板块来披露收入。在整体市场趋于稳定的这个背景之下,它的 RAN 销售额出现下滑,这就意味着会有市场份额的流失。
客观而言,Open RAN 发展所取得的市场成效未达预期。从 Omdia 数据可以看出,2023 年富士通的市场份额仅有 0.8%,并且在 2024 年也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全球五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即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通讯和三星,它们在 2024 年的销售额合计占比高达 94%,相较于上年仅下降了 1 个百分点。富士通不仅要向巨头发起挑战,还得应对众多小型厂商所带来的竞争压力。
不过,现在就断言 Open RAN 已经到了终结的时候,可能还为时尚早。O-RAN 联盟坚决表示,他们的技术规范已经得到了产业的广泛认可。爱立信、诺基亚以及三星正在逐渐强调他们的产品具有兼容性。与此同时,一些向传统巨头发起挑战的 RAN 替代厂商正处在财务困难的境地。美国最具代表性的 Open RAN 供应商是 Mavenir,它背负着约 10 亿美元的长期债务,并且其 RAN 业务单元一直在进行裁员。
NEC 面临着发展困境。在 2023 年末,该公司对日本以外市场的 5G 收入目标进行了大幅下调。其 2026 财年(截至 2026 年 3 月)的海外 5G 销售额预期,从原定的 854 亿日元(6 亿美元)下调到了 310 亿日元(2.2 亿美元)。在 2024 年 3 月的这个财年,它的 5G 总收入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17%,降到了 726 亿日元(5.1 亿美元)。该业务板块记录到调整后营业亏损为 108 亿日元(7600 万美元)。之后 NEC 不再披露 5G 业务的详细数据。在截至 12 月的九个月期间,它的电信服务销售额同比下降了 4%,降到了 5343 亿日元(38 亿美元)。
当然,要承认富士通与 NEC 并非没有翻身的可能。这两家企业的网络业务在集团整体营收中所占比例不大,凭借集团强大的财务实力能够支撑它们度过 5G 市场的低迷期。并且,这两家日本公司都已经和全球许多大型电信运营商建立了合作关系。然而,对于众多还在试图在 RAN 市场分得一份利益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情况肯定就不一样了。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