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7 日有消息称,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专注于苹果。他发文表示,在美国当局实施最新关税政策的情况下,苹果公司在这几年内不会将 iPhone 手机生产转移到美国本土,其主要原因是成本过高。
从成本方面来讲,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很高,这对苹果来说是难以承受的负担。倘若 iPhone 在美国进行生产,其产能会大幅度减少。同时,美国当地的劳动力成本高昂,苹果得支付符合美国标准的薪资,这些成本都得转嫁给消费者,所以苹果最终会提升 iPhone 的售价以维持运营。
投行摩根士丹利测算,美国加征关税会让苹果公司每年增添约 85 亿美元成本。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表示,若苹果公司把关税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那么 iPhone16 Pro Max 在美零售价将从当前的 1599 美元上升至 2300 美元(约合 16750 元人民币)。
其目的是希望借此能够说服特朗普政府,让苹果公司的产品被排除在关税清单之外。
有分析师指出,在美国新建一座工厂大概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从科技制造工厂以及其他类型工厂的角度来看,美国连与之相匹配的基础设施以及劳动力基础都不具备,无法对建厂提供支持。
苹果在美国生产除 iPhone 之外的其他产品没有可能性。因为这些品类是小批量生产的,不需要投入大量的工时和太多的劳动力。
2016 年特朗普首次当选后,苹果对在美国组装 iPhone 进行了探索。然而,由于成本会翻倍,所以最终放弃了这一尝试。当时的分析表明,仅在组装环节,成本可能会从 4 美元/台增加到 30 - 40 美元/台。如果整个供应链都转移,iPhone 的售价或许会翻倍。
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时,苹果公司着手推动供应链的多元化。其中,把部分手机和耳机的生产转移到了印度,把部分耳机、手表以及电脑的生产转移到了越南,还在马来西亚和泰国增设了电脑产品的生产线。然而,特朗普政府计划普遍征收高额的“对等关税”,这无疑会对苹果公司的供应链造成重创。
古尔曼认为,苹果公司会与供应链展开谈判,促使这些供应链公司给苹果提供更低的价格;同时,苹果公司还会进一步调整供应链,把组件供应商或产品组装商分散到全球各地,以此来应对关税方面的挑战,这样就能让苹果公司在美当局最新关税政策下依然能够保证利润率。
去年 8 月,外媒 gsmarena 有相关报道。苹果公司宣布,即将推出的 iPhone 16 Pro 系列和 16 Pro Max 系列将要在印度进行制造。这一举措预计会促使印度在全球 iPhone 产量中的占比从 14%提升到 25%。
媒体还报道称,苹果公司正在考虑在巴西扩大 iPhone 的生产线。富士康位于圣保罗州 Jundiai 的工厂,之前已经组装过 iPhone 13、14 和 15 这几个型号,最近开始组装 iPhone 16 。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mjgaz.cn/fenxiang/275341.html